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1970-172856 | 生成日期: | 2023-01-11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景泰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 |
发布时间:2023-01-11 16:17
浏览次数:
|
|
|
|
2022年,县执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总要求,主动适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市民群众新期待,以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为着力点,努力建设法治城管、和谐城管。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引领作用 (一)强化组织建设 2022年县执法局党支部培养发展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2名,为党支部输送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队伍、改善队伍结构、保持队伍生机活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全面梳理党员组织关系,完成了支部建设标准化管理平台的党员信息、党组织活动信息录入工作。 (二)强化组织生活 县执法局党支部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夯实党建基础,累计组织集中学习35次,召开支委会12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9次,组织党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召开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会1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撰写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余份,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研讨会1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党日4次,切实提高了党员政治素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夯实自身基底,发挥城市管理高效能 (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县执法局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法规范化等66项法律法规、制度、工作职责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城市管理执法手册》《城市管理制度汇编》《城市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汇编》。同时,进一步优化健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流程图、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流程图、一般行政强制措施程序流程图、即时行政强制措施程序流程图,规范城市管理执法程序。累计发放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住建领域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资料700余份;配备执法记录仪30台;发放《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00份,《查封(扣押)决定书》215份;评查优秀案卷7卷,良好案卷4卷,不合格案卷0卷;组织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学习活动19次、600余人;完成了31名执法人员甘肃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执法证网上申请工作。 (二)落准落实,狠抓“一难两乱”专项整治。 县执法局联合县交巡警大队对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680余处,宣传引导规范停放机动车900辆,拖移乱停乱放机动车60辆、清理“僵尸车”“罩衣车”80余辆;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1100余处,宣传引导规范停放非机动车1600辆,拖移非机动车510余辆。依法查处非机动车违规驾驶、外卖行业从业人员无牌无证、未佩戴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180余起;县执法局约谈占道售卖电动车商铺21户,暂扣占道经营电动车85辆,并对12家屡教不改的经营商户进行立案处罚;清理拆除私自安装地桩、地锁20处;划设景泰一中、二中、三中周边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面积1600余平方米,提供非机动车停车位4000余个;在昌林路、振兴路、长城路、中泉路、寿鹿街、大安路、人民路、黄河路、西干路、建材路等10条道路两侧人行道上划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270余处,可以提供非机动车停车位1.4万余个。联合县住建局、县交巡警大队、寿鹿实业安途智慧泊车公司、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寿鹿街与建设路丁字路口(吴守存、卞先元纠纷土地)、环城路(条山公园)、车站路三处闲置土地进行了实地勘测,规划建设3处大型停车场;对昌林路、东环路、寿鹿街3条道路两侧人行道进行了实地勘测,并划设机动车停车位1181个;结合城区地下综合管线建设及道路提升改造一二期项目,联合县交巡警大队对已改造完成的19条道路交通标线及道路内停车位进行了施划,共施划停车泊位1758个。 (三)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县执法局结合城市“清废”专项行动开展城区乱贴乱挂、乱堆乱放、乱摆乱占等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同时结合本年度城市管理实际及各类投诉,以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违法违建、瓜果售卖占道经营、广场噪音扰民、人行道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乱象整治工作为重点,研究制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为期100天的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累计开展城区乱贴乱挂、乱堆乱放、乱摆乱占等违法行为集中整治25余次,依法拆除小库房、煤房、车库等违法建筑8600余平方米;整治占道经营2300余处,乱摆乱放、店外店2520余处;清理横幅、小广告2350余处,地贴210余处,没收宣传彩页18000余份;设立临时便民点19处,摊位110个。 (四)开展违法建设查处,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县执法局督促施工单位完成项目建设手续补办工作9处;下达《责令停工通知书》24份;责令城区内擅自开挖道路立即停工并恢复道路原貌8处;督促持证开挖道路负责人做好硬质围挡及安全防护措施31处;行政处罚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案件8起,处罚总面积5283.51平方米,没收建筑物一处。 (五)强化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扬尘管控措施。 县执法局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联合县住建局开展施工工地扬尘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对城区内各施工工地进行不定期巡查检查,坚持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常态化,重点加强对施工工地周边围挡、易扬尘物料、裸露土地覆盖、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出入工地车辆冲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文明施工环节的管理力度,要求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好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防尘抑尘措施;对巡查中发现的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扬尘管控措施未落实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对已整改后仍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工地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采取“点名批评+目标承诺”工作制倒逼整改落实;对多次责令整改仍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态度蛮狠、拒不执行行政指令的施工单位进行顶格处罚并上报相关部门,列入施工企业不良行为“黑名单”。累计责令“六个百分百”扬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渣土运输车篷布覆盖不严密限期改正12起,查处渣土运输车篷布覆盖不严密9起,暂扣渣土运输车辆5次,行政处罚1起,约谈施工负责人1次。 (六)强化广场规范管理工作,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县执法局完成广场早、夜市提升改造收尾工作,制定了《2022年广场各类乱象整治实施方案》《广场早、夜市规范管理制度》《广场娱乐设施规范管理制度》;设立早、夜市出入口2个,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累计规范早、夜市摊点6081个,查验早、夜市经营人员场所码、行程码、健康码7906人,批评教育卫生不过关经营户80户,查验进入早、夜市采购人员场所码127047人,劝返黄码人员330人,督促劝导规范佩戴口罩1882人;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广场市容环境、用电用气及食品安全整治6次,劝阻、教育违规占道经营行为280余次,规范经营摊位摆放120余处,清理广场乱堆乱放150余处,督促娱乐设施按时搬离10余次,批评教育经营摊贩150余人;整治广场娱乐健身团体噪音扰民问题60余次,更换国旗4次。 (七)强化流浪犬专项整治工作。 县执法局进一步建立完善《文明养犬倡议书》及城区养犬申请登记相关制度;优化流浪犬抓捕、饲养、无害化处理及督查相关制度和台账资料,累计抓捕流浪犬50余条,劝导规范养犬行为20余次,处理群众投诉20余起。 (八)强化建议提案、信访投诉的办理效率。 2022年,县执法局共办理人大政协代表建议提案5件,甘肃省信访平台转交事项26件,“12319”城市服务热线投诉108件,白银市“12345市长热线”投诉126件,县委书记、县长信箱投诉49件,办结率100%,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努力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三、夯实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县执法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腐败问题长期性、反复性、顽固性的特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为进一步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研究制定了《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2022年景泰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着力点、廉政风险点并认真落实。累计签订承诺书80余份,开展廉政约谈30余份,重要节点约谈50余次,不断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四、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车辆长期占用道路、人行道公共停车泊位,道路、人行道上超泊位停车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一难两乱”现象仍然存在。 (二)市场机制不健全,受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缓慢,加之我县蔬菜、瓜果等农产品销售市场较少,导致城区流动摊贩急剧增多,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小商小贩流动经营、乱摆乱设行为及乱象屡禁不止,增加了城市管理执法难度。 (三)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力度不够,动真碰硬的勇气有待提升。 (四)长城路、黄河路、昌林路、东环路、寿鹿街、永泰路等六条示范街的打造进度缓慢。 (五)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县违法建筑较多,拆除难度较大,违建“清零”工作仍存在差距。 五、2023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机关制度,理顺机关机制。 1、持续推进停车智慧管理工作。加强与公安、寿鹿实业等部门的协作,加快智慧停车场的考察、选址、建设等工作,推进“智慧停车”系统的投入进程,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2、持续推进整治“两乱”不放松。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完成城区所有道路内及道路两侧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划设工作;清理道路及人行道“僵尸车” “罩衣车”,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整治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对屡教不改、阻碍执法者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或者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 (二)创新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效率。 1、强化服务、满足民需。结合城区各街道实际,在现有临时便民点的基础上,科学研判,继续拓展临时便民点设置工作,科学化综合分析点位设置、农产品丰收季节、人员聚集区域等因素,在确保就近、便民、安全的前提下,增设临时便民点,引导流动摊贩进入便民点规范经营。 2、助攻难点、减少民忧。针对城市管理各类难点,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举一反三,找出城市管理工作的“缺位”和“盲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行“全面落点、重点突破”工作机制,整体紧盯死角,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工作中乱摆乱占、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等问题。 3、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作用。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工作进度,实现数字化城管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对城区市容管理状况的实时监控,对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派遣、快速处置。 4、宣传引导、集聚民力。按照城市管理“共建、共创、共管”的目标,全面推进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扩宽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文明出行的宣传教育,形成城市管理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体系,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严抓标准建设,提高城管队伍执法水平。 1、以质量为重点,提升执法行为规范。坚持执法队伍全员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城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教育和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将城市管理执法的重心转移到为民服务方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行力强、敢于打硬仗的执法队伍。 2、以服务为重点,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大力推广“三理”(纠正违章要有理、处理违章要讲理、执法尺度要合理)“三到位”(宣传到位、教育到位、告知到位)、“四先”(敬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文明称呼在先、告知公务在先)、“六公开”(身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职责公开、结果公开)、“先服务、再管理、后处罚”等文明执法方式,严格执法执勤时着装要求及言语行为举止,树立文明执法形象。 3、以标准为重点,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认真落实罚缴分离,投诉举报,重大案件集体研究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案卷审核、评查等工作;积极实施文明执法“阳光工程”,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内容和程序,让服务对象“一看就明、一查就清”。 4、以创新为重点,切实增强执法效果。从“减少执法对抗、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立足依法执法和规范执法,推动执法管理由现场执法向非现场执法的转变,避免随意处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现象的产生,让行政执法更显阳光。 (四)发挥部门联动,加强工作合力。 联合县住建局、一条山镇、县公安局等部门,重点对长城路、黄河路、昌林路、东环路、寿鹿街、永泰路等六条街道的市容八乱、门头牌匾、乱停乱放等进行清理整治,并巩固先进经验做法,优化工作机制,拓展延伸至城区其余街道的提升改造工作当中,促进市容市貌大提升,建设城市环境整洁、生态环境优良、交通秩序规范、人文气息浓厚、文明和谐的精品景泰。 (五)严抓违法建筑“清库存、零新增”工作。 继续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以城市清废行动为契机,巩固成效,联合一条山镇及各包抓单位,严厉打击各类违章建设,组织集中清理拆除行动;加强巡查力度,采取普遍查、重点查、反复查工作机制,将南城区作为巡查重点,对所有新增违法违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力争新增违建处置率达到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