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1970-172857 | 生成日期: | 2022-06-17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景泰县经济合作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 |
发布时间:2022-06-17 08:43
浏览次数:
|
|
|
|
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紧盯年度目标任务要求,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创新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加大外引内联力度,突出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理念,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力度,全局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021年,我县实施招商引资在建项目22个,其中新建15个,续建7个,到位资金30.88亿元,同比增长率8.27%。 2.兰洽会签约项目情况。第二十七届兰洽会,我县共签约项目12个,签约总额21.97亿元。 3.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今年,我局牵头实施的重点项目共4个(即甘肃远昊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模塑聚苯板及挤塑板制品项目、甘肃乾中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耐磨铸件项目、甘肃品高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及熟食加工建设项目和甘肃群荣商务青少年实践活动及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045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1.1亿元的甘肃远昊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模塑聚苯板及挤塑板制品项目,钢结构厂房完成85%,部分设备订购中;投资5000万元甘肃乾中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耐磨铸件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已完成,厂房正在建设中;投资1200万元的甘肃群荣商务青少年实践活动及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平整,户外拓展培训及军事体验区、水上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道路硬化完成。未开工项目1个,投资1.325亿元的甘肃品高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及熟食加工建设项目,目前设施施工图纸正在审图之中。 二、主要做法 1.积极组织赴外招商活动。我局主动对接,积极组织赴外招商活动。3月29日至4月2日,县长带队到上海、安徽、浙江、广州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实地考察了上海洁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皇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班尼戈智慧管网股份有限公司、艾迪西流体控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广东甘竹罐头有限公司、广东东方面粉有限公司、广东东方一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与部分知名企业洽谈对接,介绍我县丰富的资源,区位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布局和营商环境,邀请企业家来景实地考察,寻找合作的契合点,谋求共赢和新发展。 2.优化完善项目库。我局深入研究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围绕十大生态产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两区四基地”等领域,谋划凝练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重大项目。重新优化完善了76个潜力合作项目,总投资258.24亿元,分别为节能环保产业项目6个、清洁生产产业项目6个、清洁能源产业项目1个、循环农业产业项目27个、中医中药产业项目5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8个、通道物流产业项目6个、先进制造产业项目7个。 3.提供优质代办服务。我局主动对接招商引资企业,积极了解需求,针对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代办服务,以“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标准,本着无偿服务、合理高效的原则,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目前,为中海建材、乾中实业、品高、深圳群荣等招商引资企业提供领办、协办服务,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进度。 4.加强宣传推介工作。一是重新修订编印《景泰县投资指南》、《景泰县十大生态产业招商手册》等招商宣传资料,并制作《景泰县招商宣传片》。二是利用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我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惠等,并采编景泰籍在外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全县优秀企业风采、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做法等信息对外进行宣传报道。5月11日,在福州举办了景泰县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重点就我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推荐,与会客商对我县推荐的项目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并就有关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5.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今年我局多次主动登门拜访牧原、海升、海大、正大、远昊、金宏桥、锦泰蓝禹、乾中实业等全县招商引资在建项目、投产企业,一方面了解企业复产复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其所需手续、原材料、劳动力等问题,另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表明意图,利用其人脉及信息资源获取潜在投资客商信息,欢迎企业家来我县投资兴业。截止目前,共接待甘肃省山东商会、浙江省甘肃商会、宁夏温跃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嵩沅实业、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鑫资再生集团有限公司等来景考察投资客商60余人次。 6.织密商会人才纽带。通过节假日电话慰问、邮寄全县招商引资资料、建立景泰籍在外优秀人才微信群、主动拜访等方式,加强与省内各异地商会、省外甘肃商会、白银商会以及景泰籍在外优秀人才的合作关系,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景泰建设,助推景泰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招商工作存在坐、等、靠现象,与各乡镇、部门衔接配合不够,与上级部门沟通不畅,宣传推介力度还不够大,覆盖面还不够广,没有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方式;二是工作思路不清晰、招商方向不明确,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不够,外出招商活动更多限于参加节会等固定模式,没有更多的深入有投资意愿的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顾虑、资金情况等,对于来景考察企业,不能有效的回访,了解企业所思所需,致使企业投资意愿降低,不能形成有效投资;三是招商队伍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思路理念、工作技巧等方面与先进地区还有差距、亟待提升,同时工作人员比较紧缺;四是由于受土地供给的影响,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进度缓慢。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坚持“产业富县”,坚持“项目牵引”,以“三个着力”为抓手,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一)着力完善招商机制 1.全力推进领导带头招商。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充分发挥领导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招商力度,组织主题突出、效果明显的各类招商活动,切实推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强、聚焦效应明显、带动示范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2.营造全民招商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信、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介,全方位搞好宣传发动,最大限度激发全民招商热情;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深化督查通报和项目跟踪服务,营造“全民招商”良好氛围。 3.强化项目凝炼储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按照产业重点和规划布局,依托我县风光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地理位置优势和产业基础,谋划包装凝练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 4.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以时间为谱系建立包括来景来电客商信息、考察项目信息、企业信息等内容的招商引资信息库,聚焦大企业、大项目、前沿技术、领军人物,为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以商招商提供有利条件。 (二)着力创新招商方式 1.全力推进产业招商。紧紧围绕县“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分析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支撑平台、承担载体、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情况,明确工作重点和发力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城市,组织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同时要以延长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服务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按照“产业项目—产业链条—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思路,分能源新能源产业、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认真筛选论证可行性项目,跟踪了解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意向,积极主动地争取合资合作,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和补链节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精准招商。 2.全力推进社会资源招商。继续深化与省内外商协会组织的联系合作,充分发挥在甘商会和各地甘肃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商协会联系广泛、信息资源丰富、亲和力大、号召力强的优势,积极组建招商网络平台,促进深度合作交流。加强与现有招商引资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同时适时密切与谷川联行、上海东方龙商务集团、猪八戒网等中介机构的联系合作,实行中介招商,实现项目精准对接。 3.全力推进重大节会招商。积极参加兰洽会、药博会、“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等省内重大节会,做好会期展览展示、宣传推介、宾客邀请、项目洽谈、项目签约、投资促进等各项工作。借助西博会、厦洽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家经贸节会和境内外展会的推介平台,开展省外推介和投资洽谈,举办招商推介会或文化旅游、农产品展销等专题推介会。 4.全力推进网络招商。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功能,规范招商引资信息发布,实现招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白银市政府门户网站、白银市招商门户网站和“真金白银”公众号景泰政府网、景泰融媒等加大招商引资宣传报道,加强对投资环境、重点投资项目、招商政策、招商引资工作典型经验的宣传推介,及时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推介招商项目,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快捷的“全天候”信息服务。 (三)着力强化招商保障 1.打造优质代办服务。积极主动对接招商引资企业,及时排查梳理并解决项目签约后的各类困难和问题,针对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代办服务,以“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标准,本着无偿服务、合理高效的原则,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2.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打造审批少、流程优、体制顺、机制活、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涉企遗留问题受理、处置、化解等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和逐项销号,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形成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此外,加大现行优惠政策推行落实力度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切实做到“招的来、留的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