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交通运输局:
G247线景泰至昭通公路是国家路网规划的一条国道,纵贯甘肃、四川、云南三省,路线呈南北走向,是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交通主动脉。G247线景泰至昭通公路景泰县城至五佛沿寺段是甘肃东南部、宁夏西海固地区通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的便捷通道,战略优势特别明显。项目东与G2012线营双高速、G1816景中高速、G338线、S201线相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我省路网结构,形成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G247线规划起点位于景泰县城东,与G2012线营双高速、G1816景中高速、G338线、S201线相接,沿线穿越景泰县2个乡镇12个行政村,经沿寺渡黄河,途径靖远、会宁、通渭、秦安、天水、礼县、武都、青龙桥进入四川省,白银市直接受益达人口达100多万人,是景泰通往东南部地区的交通主动脉,项目的建成将解决景泰向东通行的瓶颈问题(景泰向东黄河上无桥梁,靠渡船通行),能够大力发展景泰县经济和旅游业,提升全县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该项目是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战略决策的需要。甘肃省“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扶贫开发的攻坚期。G247线途径甘、川、云三省,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北通往内蒙、宁夏、新疆等地;南通达四川、陕西、云南等地,建设该项目对实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沿甘肃丝绸之路北路新建G247线战略意义非常明显。
二是国家、甘肃公路网发展建设的需要。项目起点地处甘、宁、蒙三省交界处的景泰县城东部,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国家、甘肃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远离项目区,区域急需一条高等级的公路,区域内公路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受道路条件的限制,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作物、名优土特产、畜牧资源、旅游资源等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严重影响投资环境。
三是白银市沿线三个县区扶贫致富的需要,该区域是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的核心区,交通严重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打破了景泰、靖远、西海固等地区的交通瓶颈,靖远县北部八个乡镇120多个行政村20多万人口到景泰县城进行物资交流比靖远县城缩短了近一半距离。同时可改善沿线乡镇投资环境、运输条件,有效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项目影响区属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区内农作物、名优土特产、畜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该项目作为对外连通的主要通道,也是市政府确定的G247线城镇产业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中心的影响地位以及区域运输枢纽作用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G247线景泰段现有公路已不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本项目起点道路属三、四级公路,现有公路等级低。由于交通量增长快,公路技术标准低等原因,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现有公路车辆荷载等级不高,排水、防护、安全设施不完善,行车安全性差;现有公路年久失修管理、养护难,重型车辆无法通行,路面等级低等因素,加之近年来水毁严重,造成道路经常中断。本路段在省、市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适应,制约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适应交通量增长的需要,迫切需要提升道路服务水平。
五是现有路段坡陡弯急,重型货车下坡路段经常刹车失控,轻者车辆受损,重者车毁人亡,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遇到雨雪天气车辆堵塞严重。近十年来该路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多起,严重的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现有路线是五佛乡及景电一、二期工程运行、管理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规划建设S35对提高景泰向东出行的速度,打造提升景泰对外形象极为重要,但高速路全路段封闭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带动作用不明显。修建G247线景泰段将为本地区物资对流及沿线乡镇村民生产、生活物资快速便捷的运输服务,直接受益的将是五佛乡两万多群众及景电一、二期工程供水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罐区的40多万人民,建设该路意义非常重大。
七是原路是2008年改造建设的通乡油路,使用年限较长,现有路面网裂、龟裂严重,坑槽较多靠日常养护很难维护,需要尽快改造提升。
项目拟建议起点位于景泰县城区接G338线(原S201线),沿老路(原S308线)改扩建,途经兰炼农场,终点止于五佛乡兴水村,路线全长20km。拟建议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一般路段设计速度采用60km/h,翻山越岭路段,高差起伏大,建议采用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10米,路面宽8.5米,桥梁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大桥、中桥1/100,小桥、涵洞、路基1/50。估算投资16000万元,每公里投资800万元。本项目具体由景泰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现恳请市局转报省交通运输厅争取将G247线景泰至昭通公路(景泰段)列入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尽快建设。
妥否,请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