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378404828X7/1970-172857 生成日期: 2021-03-26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景泰县2021年脊灰灭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3-26 04:51
浏览次数:

县疾控中心、一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

为进一步消除脊灰免疫空白人群,巩固和继续保持我县无脊灰状态,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球脊灰消除行动2013-2018年策略计划框架文件》、省卫健委《关于开展2021年脊灰疫苗补充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甘卫疾控函〔2021〕102号)和市卫健委《关于开展白银市2021年脊灰灭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市卫疾控发〔2021〕5号)要求,在全县开展脊灰灭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现将《景泰县2021年脊灰灭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景泰县2021年脊灰灭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景泰县卫生健康局        

2021年3月26日        


 

景泰县2021年脊灰灭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目前与我国相邻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2020年全球Ⅱ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病例( cVDPV病例)较2019年增多,为应对脊灰野病毒输入、cVDPV病例发生和输入风险,巩固和继续保持我县无脊灰状态,决定在我县开展脊灰灭活疫苗(以下简称IPV)查漏补种工作。为保证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范围、对象及时间

(一)开展范围

全县各乡镇。

(二)补种对象

对辖区内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之间出生的只接种过1剂IPV(包括含IPV的联合疫苗)的儿童(包括常住及流动儿童)补齐2剂IPV。

(三)补种时间

IPV查漏补种工作于2021年10月1日前完成。

二、组织领导与社会动员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顺利开展,成立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诊断小组等。

1.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县卫生健康局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本地查漏补种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与协调等工作,在开展活动之前,各接种单位要做好动员部署,统一安排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技术指导小组

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卫生健康局和县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诊断小组由县卫生健康局组织有关临床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组成,负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处置。

(二)开展宣传动员

重点对查漏补种工作的意义、接种时间和地点安排等内容开展宣传动员,尤其需特别关注流动儿童、边远和常规免疫薄弱等人群、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对活动的意义、内容了解,确保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各接种单位需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风险沟通和应对,加强对相关突发事件及舆情的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三、技术措施

(一)人员培训

接种工作开展前,县疾控中心对乡、村级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必须在预防接种实施前完成。针对查漏补种活动方案内容对所有参加接种的技术人员,就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接种准备、疫苗管理、接种现场实施、接种技术和接种禁忌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置、安全注射、督导和评价方法、相关表格填写、汇总等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解,以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二)目标儿童摸底调查

为做好查漏补种接种工作,要求对所有应种对象提前进行摸底登记。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随父母外出务工返乡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儿童、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儿童,应对其补建接种卡、接种证,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补种,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摸底调查人员应对家长发放IPV接种知情同意书,告知接种的时间和地点、接种时应携带接种证等事项,负责填写《2021年白银市IPV查漏补种接种儿童登记表》(附件1)进行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填写《2021年IPV查漏补种接种完成情况统计表》(附件2),根据摸底儿童数、接种点数,制定接种实施时间表,并将相关信息上报县疾控中心。

摸底登记工作应在接种开始前1周内完成,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对未达到要求的地方重新开展摸底登记工作。各接种单位需根据摸底登记的儿童数,计算疫苗用量,合理安排接种时间。

各接种单位要高度重视特殊儿童摸底工作,掌握疫苗说明书中特殊儿童定义,严格区分特殊儿童,按疫苗说明书要求进行查漏补种工作。(特殊儿童指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T细胞计数低、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例如大剂量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TNF-α抑制剂、IL-1阻滞剂或其他免疫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目前或近期曾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

摸底工作中如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第一、二剂接种IPV,后续补种要推迟一个月进行。

(三)接种前准备工作

1.疫苗供应管理工作

各接种单位要在摸清应种儿童数量之后,确定辖区的疫苗需要量,若库存疫苗不足则需逐级上报疫苗需求计划并按冷链运转要求逐级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分发工作。各接种单位脊灰疫苗需求计划应于2021年3月30日前上报至县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负责协调各接种单位疫苗调配,以保证疫苗的供。疫苗储存和冷链运送过程应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疫苗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中,避免接触消毒物品。

2.接种时间安排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脊灰灭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3.接种点设置

实施定点集中接种,同时辅以巡回或入户接种。设置接种点数量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等综合考虑。接种点应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幼儿园可在医务室、办公室等地设立临时接种点)。房间应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准备好工作台、肾上腺素等应急处置药品及药械、以及接待儿童、家长用的座凳等物品。接种点要有醒目的标记,张贴查漏补种宣传画和横幅,每个接种点应合理安排接种儿童数量,防止发生因待种儿童太多、等待时间太久而造成混乱局面或因缺乏耐心而放弃接种的情况。

4.接种点人员的配备

每个接种点至少应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现场接种工作,并根据负责接种对象的多少适当调整人员数量。包括:现场组织人员负责应种儿童的通知、接待及接种现场的组织工作,并负责在现场向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查漏补种和免疫规划内容的宣传。现场记录员应由乡村医生和地段或单位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负责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有禁忌症儿童,记录禁忌症的种类,并将记录有禁忌症的处方交由儿童家长保存;对应种儿童进行核实和登记;对已接种儿童进行标记;每天统计汇总上报接种情况;接种工作完成后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现场接种员由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医护人员担任。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应由有资质的乡村医生担任。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接种,并于接种前再次询问儿童禁忌症情况。所有接种人员必须是由有预防接种资质的人员担任。

5.设立巡回搜索组

在农村或社区,根据人口数量设置巡回搜索组,在查漏补种集中接种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漏种儿童到指定接种点接种。在市场、火车站、汽车站、城乡结合部,均应设立巡回搜索组,反复巡回搜索未接种适龄儿童,通知到指定接种点接种。对于特殊地区无法到定点接种点接种的目标儿童,可辅以入户方式接种。

(四)接种现场工作

1.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完成后在接种证中的“接种记录”和接种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次查漏补种接种疫苗种类、批号、生产厂家、接种日期等。同时,接种工作人员还需按照“边扫码,边录入”要求完成相应信息化操作。

2.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脊灰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对可疑发热儿童应测量体温。儿童接种后应休息观察30分钟。

(五)加强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

各接种单位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做好AEFI的处置工作,对严重AEFI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常见AEFI的诊治原则参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引导媒体对AEFI做出客观报导,消除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担忧。

四、工作督导

(一)前期准备及督导形式

县疾控中心制定督导方案,明确督导方式、督导内容和督导方法,统一督导评价所用表格,在查漏补种工作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均应开展督导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二)重点督导内容
    准备阶段的经费保障、宣传、培训、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现场的准备情况;现场实施阶段现场接种工作组织情况、安全注射情况、接种人员资质、知晓率等情况;后期评估阶段接种率快速调查,了解资料整理、汇总和报告质量等情况开展督导及整改。
    (三)组织安排
    县疾控中心制定督导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各督导小组可采取驻点或巡回形式对重点乡、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
    县卫生健康局将成立巡回督查小组、对重点乡(镇)、高危地区高危人群进行督导,以确保查漏补种活动的质量。

各接种单位应在查漏补种第一轮活动结束后就要对接种率快速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督导和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第二轮活动的开展,并在督导结束后将接种率评估表和督导报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接种工作评估

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对本辖区查漏补种摸底登记、家长知晓率和接种完成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一)评估地点

接种率快速评估的重点应是流动人口聚居地、移民居住地、矿区、农牧场、边远地区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常规免疫管理薄弱的区域(如城乡结合部或其他责任辖区不明确的地区)。

(二)评估方法

接种率快速评估的方法及要求如下:

1.调查方法

每个乡(镇)在查漏补种工作结束后的三天之内,开展接种率快速调查。抽查范围为:A、入户方式:以乡卫生院为中心在近、中、远距离各抽查1个村,每个村随机入户调查10名儿童,每个乡镇调查30名。B、非入户方式:在集贸市场、车站或城乡结合部开展非入户调查,共随机调查30名适龄儿童。

2.调查对象

每个乡调查90名儿童,其中入户方式60名儿童,非入户方式30名儿童。A、入户方式:调查4月龄~2岁、3~6岁两个年龄组各15名。B、非入户方式:调查4月龄~2岁、3~6岁两个年龄组各15名。

3.其他事宜

如遇有儿童在查漏补种期间不在本县,也要调查但不计入结果。结果的判定以儿童或者儿童家长回忆,并核查接种记录为准。评估中发现未按要求免疫接种的儿童,应进行登记并通知其家长或监护人送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补种。

六、组织保障

(一)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李  渊   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组长:张效林   县疾控中心支部书记

吴小红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  员:张馨园   县卫生健康局疾控股股长

张茂鑫   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

雷雨田   一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刘存德   一条山镇卫生院院长

李逢岳   草窝滩卫生院院长

王  富   芦阳中心卫生院院长

王  锋   上沙沃卫生院院长

冯  静   喜泉卫生院院长

谈明宪   红水卫生院院长

李太和   中泉卫生院院长

郭宗琴   正路卫生院院长

甘瑜云   寺滩卫生院院长

李维奎   五佛卫生院院长

余宗泽   漫水滩卫生院院长

(二)查漏补种活动技术指导暨督查小组

组  长:张效林   县疾控中心支部书记

成  员:张茂鑫   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

魏高堂   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医师

段学敏   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护师

(三)查漏补种活动AEFI处理诊断小组

组  长:吴小红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检验师

成  员:刘晓琴  县市场监管局药械股股长

张爱芳  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吴克东  县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魏恒邦  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海霞  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王桂花  县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张小兰  县疾控中心检验医师

张茂鑫  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

七、资料收集与报告

接种工作结束后,各接种单位要及时对有关接种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按时上报县疾控中心,同时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力争达到较高的免疫覆盖率。

(一)各接种点按方案要求认真填写“IPV查漏补种儿童登记表”(附件1)。

(二)各乡(镇)根据“IPV查漏补种儿童登记表”逐级汇总并填写“IPV查漏补种儿童数统计表”(附件表2)。接种工作结束后,县疾控中心按方案要求收集附件表2-6并汇总,完成总结报告于2021年10月13日前上报至县卫生健康局。县卫生健康局于2021年10月15日前将总结报告上报至市卫生健康委和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