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1970-172857 | 生成日期: | 2021-06-09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关于印发景泰县2021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布时间:2021-06-09 04:46
浏览次数:
|
||||||||||||||||||
|
||||||||||||||||||
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各监测学校: 现将《景泰县2021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景泰县卫生健康局 景泰县教育局 2021年6月8日 景泰县2021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健康景泰建设,加强全县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推进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托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平台,我县继续开展学生近视等相关监测工作,并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二、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一)常见病监测范围和监测学校选择 景泰县5所学校(二小、七小、景泰三中、景泰四中、景泰二中),近视调查还需增加至少2所幼儿园(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本年度监测学校和幼儿园与上一年保持一致。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包括卫生、教育部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合作机制,辖区学校基本情况、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情况等。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投入,医务室、保健室和校医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体育运动和食品营养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2.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科学监测学生常见病和生长发育情况,掌握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监测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每所幼儿园至少抽取80名5岁半至6岁半儿童,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个年级至少80名学生,即每所小学至少抽取480名学生,每所初中、高中至少抽取240名学生。不足部分由附近同等类型幼儿园和学校补充。 3.学生近视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每所学校分别在3个年级(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高中一至三年级)至少抽取24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每个年级至少80名学生,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
学生近视相关影响因素专项调查: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状况,调查中小学生校内用眼情况,包括教室灯光使用、课桌椅调试频次、眼保健操频次、课间休息习惯等;校外用眼情况,包括完成作业和课外补习的时长等;学生的读写姿势,近距离用眼习惯,视屏行为及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学生视力检查及矫正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为进一步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三、近视和肥胖等学生常见病干预 (一)干预对象和范围。干预范围为2020年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的学校。 (二)干预内容和方法。认真分析2020年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根据我县监测发现的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脊柱弯曲等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危害因素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以全国爱眼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牙日、学生营养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以近视、龋齿、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防控为重点,在学校、家庭和学生中开展干预,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可结合本地资源和特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干预行动。 1.专家进校园行动 成立由各级医疗机构、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组成的学生常见病防控专家组,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增强中小学生大众自救互救意识,促进广大民众了解掌握意外伤害自我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灾难和意外伤害的能力。 (1)指导和培训对象:学校领导、校医/保健老师、体育教师及其他健康教育人员、后勤餐饮相关人员和学生。 (2)主要内容:依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GB/T 18206-2011)、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规范(GB/T34858-2017)等文件和标准,开展重点常见病防治培训,如学生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性与生殖健康等;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健康影响高危行为精准干预,包括饮食和运动、故意和非故意伤害、物质滥用和精神成瘾行为、心理问题等。 通过卫生标准的宣贯,将学校卫生标准融合到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中,指导学校落实相关学校卫生标准。 (1)对象: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后勤管理采购相关人员、校医、食堂从业人员和教师。 (4)频次:每所学校每年活动不少于2次。 3.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
每学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把学生常见病防控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合理作息、足量运动、良好姿势、均衡膳食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2)主要内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GB/T 18206-2011)等学生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及技能。 (3)行动方式:每学期确定某个月为健康宣传月,集中整个月,持续开展面向学生的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播放学生常见病防控公益广告、制作专题节目;在报刊杂志和媒体平台建立专栏传播常见病防控知识、在学校和社区内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折页)、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展板、举办健康知识竞赛、讲座、主题班会,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4)频次:每所学校每学期活动月不少于1次。 4.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 根据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发现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和学校卫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校改善教学、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落实学校卫生各项制度,改善学校视觉环境,提高课桌椅符合率,降低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风险。 (1)对象:中小学校。 (4)频次:每所学校每年1次。 促进家长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掌握近视、龋齿、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证足量体力活动时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减少静坐、视频和课外补习时间,关注家庭室内照明条件,配备符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科学安排膳食,保证孩子生长发育需求,控制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保障充足睡眠时间;对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1)对象:学生家长。 (4)频次:每所学校每月媒体宣传不少于1次,每学期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次,每学期家长课堂或主题家长会不少于1次。 6.重点人群关爱行动 建立“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实施个性化管理,定期监测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早治疗,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督促其改善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消除因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而产生的不良心态,增强信心,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整合医疗资源,医防结合,延缓疾病发展趋势,降低危害。 (1)对象:根据监测结果确定的重点学校和人群。 (4)频次:每年制定重点人群针对性干预方案,每所学校每年按照干预方案开展活动不少于3次,形成干预效果评价报告。家长接到告知书后1个月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一步复查和诊治,并反馈给学校。 四、质量控制和数据报送 (一)质量控制 根据学生常见病监测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采集、管理、应用,适时进行干预评估,确保监测质量和干预的有效实施。学生近视筛查严格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进行。监测技术组人员要有眼科、口腔科、骨科、内科等专业的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科学监测,使用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严格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活动。 市级成立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市级成立质控组,负责全市质量控制工作。质控组分15个小组,由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眼科、口腔科、骨科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组成。在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现场质量控制,选取5%的学生进行近视等主要监测指标的现场复核。 (二)数据报送 监测数据实施县、市、省三级审核制度,县疾控中心要高度重视,责任到人。县疾控中心负责于2021年10月20日完成数据录入、初审、上报工作,市疾控中心将于2021年10月30日完成对县(区)数据审核、汇总、上报。 五、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县卫生健康局承担学生常见病和近视调查干预的主体责任,负责调查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财政部门落实经费,协调县教育局确定抽样学校、调查场地和师生组织工作,组建监测和干预工作专家组和技术组,协调教育局落实各项干预工作任务。 各级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站等)和县疾控中心是调查和干预的技术支撑机构,抽调由临床和疾控各专业的人员组成技术组,具体承担调查和干预工作。县疾控中心负责数据录入、审核和上报。 六、资金保障和使用 1.2021年项目资金18万元,主要用于县疾控中心、医疗机构采购、租赁监测设备和耗材,进行监测或委托监测的费用,网络维护和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现场调查和监测的交通费用,培训,督导,开展宣传动员,购买和印制健康促进品,质量控制,数据上报、审核、调查、现场监测等工作补助(标准依据县财政相关规定执行)。 2.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县卫生健康局积极协调财政局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严格资金的使用,确保完成国家指令性监测和干预任务,资金不足部分申请县财政配套解决,资金结余部分,用于加强学校卫生监测能力建设。 七、工作要求 (一)儿童青少年健康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是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措施。要始终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摆在首要位置,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将亲自抓,强化总体设计,组织保障到位、落实措施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实施。 (二)县卫生健康局将加强与教育局、财政局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作为公共卫生工作重要内容,统筹安排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加大县财政资金投入,切实保证监测和干预工作所需经费,加强人员和设备保障力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县卫生健康局和教育局加强协调配合,确定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的学校和幼儿园。监测学校要积极配合,科学安排监测时间。县卫生健康局将监测发现的主要学生健康问题及建议及时报告县政府。 (三)把学校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县疾控中心要强化学校卫生科力量,建立队伍,加强培训,配齐设备,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县疾控中心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等相关人员的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技术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及追责问责制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开展,保证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评议考核要求,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相关调查表格以光盘形式另发)
附表:景泰县2021年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任务资金分配表 附表1 景泰县2021年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任务资金分配表 单位: 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