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2024-00024 | 生成日期: | 2024-06-29 |
文 号: | 关键字: | 旅游,黄河,景区,文化,发展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景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对白银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6-29 09:20
浏览次数:
|
|
|
|
李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借力‘暑期火爆甘肃游’推进白银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景泰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景泰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紧扣“文旅赋能”发展定位,多措并举,文旅事业蓬勃发展,文旅画卷徐徐展开。针对“东方甄选看世界”甘肃行活动网络流量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县文广旅局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引流,让文旅发展“有支撑”。围绕“农业优先、工业转型、文旅赋能”发展定位,起草印发《景泰县推进文旅赋能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景泰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进全县文化旅游全面融合发展,形成文旅业态融合日渐深入,产品供给创新提质,服务品质稳步升级,产业体系逐步健全的发展新格局。 (二)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引流,让广大游客“有的看”。一是抓品牌树形象。指导芦阳镇芦阳村进一步提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2024年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指导全县3家星级酒店完成复核整改。完成黄河石林大景区、条山农庄、大水䃎“石头部落”景区、柏林山庄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园4个A级景区的复核工作。积极申报景泰县芦阳镇芦阳村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项目补助资金。推荐喜泉镇大水䃎村成为端午十大乡村最美旅游目的地。二是抓创建促提升。加快5A级创建进度,指导黄河石林初步拟定5A级创建方案。组织召开AAA级景区创建推进会,并对景秀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A级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完善永泰古城、五佛寺黄河文化旅游综合区、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三家AAA级景区创建方案及资料汇编。 (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引流,让广大游客“留得住”。一是全力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文旅行业企业负责人、三区文化工作者、执法人员等文旅行业工作及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44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二是抓紧抓实景区安全。根据旅游行业实际制定完善《景泰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景泰县旅游行业防汛应急预案》,定期深入旅游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开展行业领域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联合消防、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在重大节假日或重要节会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除安全隐患,提升旅游安全服务水平,让广大游客游的放心、舒心。 (四)通过营销推广引流,提升景泰文旅“知名度”。一是通过举办节会引流。多年来,我们坚持将节会活动作为提升景泰文化旅游知名度重要抓手,提升游客吸引力的重要载体,成功举办景泰县冬季“冰雪+”旅游季系列活动,积极参加“醉美景泰春 共赴梨花约”梨花观赏活动、“乡遇”田园五佛、“唱游”柏林山庄文化旅游促销费活动。二是通过媒介宣传引流。与电信等运营商合作,向来景游客推送欢迎文旅资讯短信;加大和省文旅厅科技宣传处的对接,在如意甘肃抖音号和微游甘肃微信号上宣传我县文旅资源;积极推荐,在新甘肃、视听甘肃等省内媒体和网站推介景泰文旅;响应省文旅厅号召,借助天水市麻辣烫火爆出圈,主动与天水相互借力;与中旅集团合作,将黄河石林纳入4条已成熟线路,新开发“崆峒山—麦积山—中卫—黄河石林”旅游线路;对接沙坡头等10余家景区在西安、武汉等地举办推介宣传活动5场次。景泰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满意度等指标持续上涨。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局将根据“农业优先、工业转型、文旅赋能”发展定位,积极优化文旅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建设更有支撑力的基础设施、塑造更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发展更有引爆力的产业业态、引育更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平台载体、开展更有辐射力的宣传推介、提供更有保障力的品质服务的“七个更有力”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一区一环多组团”的旅游产业格局,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擦亮黄河石林金字招牌。一是深化企业合作。积极对接中旅集团,争取尽快达成深度合作,参与黄河石林的管理,利用中旅集团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让黄河石林在三年内取得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快5A级景区创建进度。根据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要求,结合黑山峡工程,编制《黄河石林大景区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景区创建工作,年内完成黄河石林景观质量评审,争取列入2025年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三是加快项目进度。加快推进黄河石林生态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装修工程,尽快投入使用。通过擦亮金字招牌,培育壮大黄河石林“天下黄河石林奇”品牌。 (二)推动“旅游+”深度融合。一是推动旅游和研学融合。加大与县域外旅行社、教育机构的联系,继续广泛开展“黄河水绕古城墙”黄河研学活动和“长城外·古道边”长城研学活动,不断推动研学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力争研学活动超过1万人次。培育壮大永泰古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百科全书的见证者、历史教育的展现者、网络平台的主宰者”和索桥古渡“历史的诉说者、岁月的见证者、明长城的起点、长城和黄河的拥抱地”研学品牌。二是推动旅游和影视融合。配合寿鹿实业解决好大敦煌影视城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影视产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大敦煌影视城“穿越者的天堂”影视文化品牌。三是推动旅游和体育融合。以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为依托,培育壮大华达滑雪场“极限运动的挑战地、剧本杀的终结地”体育运动品牌。以亚高原体育综合训练中心为依托,举办篮球邀请赛,培育篮球赛事品牌,打造篮球名县。通过品牌赛事吸引省内外更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来我县参赛、观赛,推动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三)提升乡村旅游活力。以“乡游、乡识、乡见、乡宿、乡味”为主题,深入挖掘山水生态、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古村落的旅游价值,培育乡村旅游的产品、业态,做强乡村游。依托世行贷款永泰古城子项目,有序推进永泰古城资源变景区工作;积极推动五佛寺黄河风情旅游区3A级景区创建工作;培育壮大大水䃎“垂钓者乐园”和景电水利风景区“罐罐茶的体验区、景泰川的孕育地、农耕文明的展现处”2个乡村旅游品牌,打造文旅振兴样板村1个,争创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一是谋划水情博物馆项目。根据国家和省市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文件精神,结合胡昌升书记“到2030年建成市县级博物馆新馆30座以上”的文物保护会议精神,积极对接景电水资源利用中心共同筹划建设水情博物馆,并按照3A级及以上景区标准设计,争取将水情博物馆创建为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二是谋划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按照EOD发展理念,科学谋划白墩子湿地项目,争取国家贷款,把白墩子湿地打造成“浪漫之地、温暖之地”的生态保护示范园。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景泰中心和亚高原体育综合训练中心项目的实施,争取将文通酒店、黄河石林大酒店打造为三星级酒店,新建四星级酒店1家。 (五)完善智慧旅游设施。一是充分发挥“智游景泰”作用。完善“智游景泰”APP服务内容和服务板块,对接“云上甘肃”,提升“一部手机游景泰”的旅游攻略、导游导览、需求服务等的体验感。二是实施智慧景区建设。实施《黄河石林智慧景区建设项目》,实现黄河石林的信息化管理。三是数字化展示永泰古城。积极对接洽谈,购买永泰古城AR全息复原展示成果,探索打造我县首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六)加强旅游宣传。一是丰富宣传内容。加强与兰大、师大等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深度挖掘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出版《史话永泰城》、编演秦腔历史剧《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等方式,讲好景泰英雄之城、交流之城、边塞之城的故事,传承文化基因。二是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对接甘肃省文旅厅,在如意甘肃抖音号和微游甘肃微信号上宣传我县旅游资源;借助近期兰州火爆和各类网络达人云集的机遇,主动出击,充分展示我县旅游景区、特色美食及文创产品,大力宣传景泰旅游资源,引客入景,推动景泰成为游客在甘肃打卡的必选内容;在星级酒店摆放印制成册的景泰文旅宣传品,方便游客了解景泰文旅资源。三是办靓节会。精心筹划办好景泰县第二届篮球邀请赛、黄河石林风情文化旅游节和沿黄九省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大会,争取将节会办成流动的景点、移动的景区,真正办出水准、办出声势、办出影响。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对景泰县文旅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继续能够给予关注,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景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