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2024-00018 | 生成日期: | 2024-11-08 |
文 号: | 关键字: | 村民,网格,民生,乡村,治理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多措并举齐发力 乡村治理成效显——芦阳镇城北村基层治理经验做法 | |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1-08 11:04
浏览次数:
|
|
|
|
芦阳镇城北村距县城7.6公里,占地4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辖17个村民小组1453户5659人;村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6名。近年来,城北村坚持从小处着手,把党建引领管好网格、办好实事反哺民生、民主自治激发活力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助推“大突破”,实现治理为了村民、治理依靠村民、治理成果由村民共享的良好成效。先后荣获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全省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示范村党组织、白银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白银市乡村振兴好组织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管好网格,筑牢乡村治理基石。将全村划分为“1+3+5+17+75”的网格架构,即1个党委统领、3个自然村大网格、5个党支部小网格、17个村民小组微网格、75名网格示范党员,根据发展实际、人员分布等要素,划分“两委”班子成员包抓责任片区,打造“党委统领、支部带头、两委驻片、党员包格、干群发力”的网格治理体系。全面发挥党委统领全局作用,村务开展以城北、马鞍、东新等3个自然村为抓手,党务开展以5个党支部为依托,政策宣传、信息采报、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等具体工作以17个微网格为载体,思想交流、建议征集以75名网格示范党员为核心,定地、定人、定责,让“大村难管”变成“管好网格、建强大村”,形成小组间、片区间争相为民服务的浓厚氛围。 着力办好实事反哺民生,绘就乡村幸福底色。面对全村1.88万亩耕地不同程度盐碱化的情况,通过开挖排碱渠沟、调整种植结构、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全力以赴推进盐碱地治理。2024年,芦阳镇城北片区入选景泰县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昔日“沉睡”的盐碱地因此焕发出新的活力,往日愁容满面的群众脸上也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以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为发展理念,先后建成健身小广场、老年人互助幸福院、冷藏运储收购基地、蔬菜转运筐生产车间、塑料小拱棚、标准化生猪圈舍等,把“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用实打实的举措保障民生、发展产业、助推增收、助力振兴,以一张张厚重的“民生答卷”,托起群众一份份“稳稳的幸福”。 强化民主自治激发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创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红黑榜”等自治机制,创建“村民说事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一季度开展一次“说事评人”活动,组织群众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想办法、出点子、提建议,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定民生激励奖励政策,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等22人、“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48户,进一步推动村民素质提升。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为774名群众补助医疗保险13.68万元,为42名高考优秀学子发放奖励金8.2万元。以修村规、定民约、树新风的方式,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了“当事人”,群众基层治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