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378404828X7/2023-00008 生成日期: 2023-12-29
文       号: 关键字: 医疗,医保,保障,救助,人口
所属机构: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看病有保障,医保部门持续深化这些改革→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29 09:33
浏览次数:

国家医保局自组建以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重大政治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攻坚克难推进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我国医保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看一组数据:

2018~2022年,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

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医保助力近1000万户贫困居民成功脱贫。

财政每年对居民参保缴费人均补助标准从490元增长至610元。仅2022年,财政补助总额就达6000亿元。

国家医保局介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医保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稳步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化返贫的底线。

确保重点人群应保尽保

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居民医保参保补助力度,医疗救助分类资助特困人员、低保人员、返贫致贫人口和纳入监测的易返贫致贫贫困人口参保,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看病有制度保障。

2022年,全国共资助9766万困难群众参保,监测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

强化三重制度减负实效

三重制度主要是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

具体来看:

一是稳定基本医保住院待遇水平,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二是普惠性提高居民大病患者报销水平,并对特殊困难群众精准实施倾斜支付;

三是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夯实救助托底保障功能。

据监测,2022年三重制度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45亿人次,帮助减轻费用负担1487亿元。

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指导各地做好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重点监测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协同相关部门实施综合帮扶。

2021年以来,各地主动推送预警信息740万余人次。此外,还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和常态化开展药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合力降低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就医成本。

下一步,医保部门将在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基础上,大力推进医疗保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推动建立多元化医疗救助体系,完善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统筹提高困难家庭大病患者救助水平。

二是完善高额费用负担患者综合帮扶机制,推动慈善组织、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救助保障,更好发挥保障合力。

三是抓好抓实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成果联系点建设,深入总结地方实践经验,探索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医疗保障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救助行动。

此外,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