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1970-172857 | 生成日期: | 2021-10-18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景泰县漫水滩乡“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汇报 | |
发布时间:2021-10-18 04:20
浏览次数:
|
|
|
|
“十三五”以来,漫水滩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坚决推动省市县委和乡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实现了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顺利的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漫水滩乡争先晋位、赶超发展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实质,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聚焦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任务,破难题、补短板、扬优势,以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百折不挠的发展定力、雷厉风行的落实定力,团结带领全乡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实施漫水滩乡“一带五乡八基地”的 发展思路(“一带”: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带;“五乡”:景电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乡、庭院经济发展示范乡、种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乡、乡村综合治理示范乡、打造民族团结友好示范乡;“八基地”: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万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十万只牛羊养殖基地、万亩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万吨二期灌区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交易集散基地、新型绿色环保建材生产基地、新能源综合利用基地),为全面小康建设打下决定性基础。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生态、发展和安全两大关系,按照“一带五乡八基地”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的漫水滩乡而不懈奋斗! 二、奋斗目标 在“十四五”期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59亿元,年均增长8%,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全县中上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50元,年均增长10%。 三、重点工作 围绕以上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做到“四个坚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统筹兼顾,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短板弱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返贫预警、长效帮扶机制,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动态化排查管理农村危旧房屋,全面提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能力,补齐产业技术、市场、销售等短板,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打造农村基础设施升级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覆盖硬化村组道路,配套建设亮化工程,积极推进文化广场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配套完善各类环卫设施,在11个村合理配置垃圾箱、垃圾收集车、垃圾压缩站,提高垃圾回收转运能力,实现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渠道衬砌维修、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等项目,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改革攻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乡党代会确立的“一带五乡八基地”战略目标,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带。漫水滩乡位于全县腾格里沙漠隔离屏障的最前沿。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对总一、二、三、四支渠27.6公里林网进行防护林、经济林补植补栽;干渠、斗渠、支渠建设农田林网2000亩,重点推广经济林;配套完善漫水滩、北梁高标准农田林网;补植补栽16公里甘蒙边界林1200亩速生杨经济林片带。 ——着力打造景电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乡。结合目前灌溉面积逐年增加、供水指标逐年减少的现实状况,为切实解决供水矛盾、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持续发展,我们将坚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在全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在红溪、富民、西井、杨柳建成4个3万方高效节水灌溉经济作物示范带,在其他各村逐步推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庭院经济发展示范乡。按照乡第九次党代会既定的着力打造常年有菜、四季有花、增收有果的“一户一园”美丽庭院工作思路,以东坝村、西井村为引领,同步在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广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重点以庭院日光温室大棚、庭院经济林建设和高原夏菜种植为主,切实做好“一亩园十亩田”的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庭院经济良好效益。 ——着力打造种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乡。按照农业产业市场导向和发展方向,结合全乡饲草充足的优势,着力推广种养结合、融合发展思路,壮大全乡牛羊养殖产业,通过“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扶持泰川牧业、立兴牛场、淳元牛场、团结牧业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好饲草料种植加工服务等前端工作,以西井、富民、北崖等村为引领,配套种植饲草,鼓励农户发展肉牛、肉羊养殖,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乡村综合治理示范乡。按照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总基调,推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刚性约束,有效治理农村“天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着力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律进农户、进合作社、进田间地头、进店铺、进校园“五进”普法活动,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全力推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枫桥经验”的普及应用,着力提高乡村干部化解矛盾、疏导情绪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加强乡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建立形成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乡村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友好示范乡。牢固树立汉族与少数民族“三个离不开”思想,切实推进民族村与各村团结友好、和谐共进,重点在红溪村规划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友好街和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对富民村民族民俗文化馆进行提升改造,组织各民族群众开展民族团结友好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以调结构、促增收、解难题为出发点,结合全乡牧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前景,重点以苜蓿和菌草等优良牧草推广种植为主,分别在西井、新井、北崖、漫水滩、北梁推广苜蓿和菌草等优良牧草4200亩、1500亩、2000亩、1300亩、1000亩。建成牧草深加工企业,开发系列产品,拓展订单销售打造饲草品牌,夯实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着力打造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依托甘肃森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发展壮大以红溪村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新栽、改良枸杞品种5000亩。全面推广甘草、黄芪、板蓝根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中药材种植5200亩。配套建成中药材智能化清洗、筛选、切片、烘干精深加工生产线3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 ——着力打造万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结合全乡西红柿、洋葱、辣椒品质好、产量高等优势,着力推进特色高原夏菜地标农产品。在总二支沿线的漫水滩、北梁、双树、东坝连片种植西红柿3000亩;以杨柳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组种植洋葱5000亩;在富民村积极对接老干妈红辣椒种植订单,发展优质辣椒1000亩。以红溪村为示范点,积极探索育苗技术,建成高标准育苗大棚10座,辐射引领杨柳、北崖、双树、富民、北梁分别新建育苗大棚10座,配套建设保鲜储藏冷库,同步引进脱水蔬菜制品企业,大力推进高原夏菜精深加工,在全乡形成“育、种、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条。 ——着力打造十万只牛羊养殖基地。切实把养殖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供饲、牛羊分散布局的“四统一、一分散”养殖模式,把建设现代化养殖小区和圈舍出庄、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在北崖、漫水滩、杨柳、富民、高墩、新井规划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同时,以项目资金为引导,企业撬动为支撑,村集体经济注入为补充,鼓励引导农户由分散养殖向养殖小区集聚,促进牛羊养殖扩规增效。 ——着力打造万亩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积极与农技部门对接,全力推广繁育高产、稳产、优质粮食新品种,对接面粉加工定点企业,开展优质粮食精深加工,建成漫水滩乡万亩粮食优质高产示范基地,使精品粮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着力打造万吨二期灌区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交易集散基地。结合景电二期灌区农产品产量大、规模化交易程度低的现状,在漫水滩村建成占地5400平米特色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一处,在富民村建成占地1.5万平米农贸市场一处,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展销平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着力打造新型绿色环保建材生产基地。以做强传统产业为目标,加大对泰昌工贸、丰瑞工贸扶持力度,切实发挥北崖山区优质陶土、焦质土优势资源,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年产8000万块多孔砖智能化生产线两条,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引进砖瓦、陶瓷制品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砖瓦制品、陶瓷制品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 ——着力打造新能源综合利用基地。立足优越的资源优势,以绿色、环保、清洁、高效为发展方向,积极衔接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在全乡11个行政村同步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增加农户收益。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红山风电二期项目征地等难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三)、坚持人民至上,倾心用力增进民生福祉 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最大限度发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兜底保障作用,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严格落实农村社会养老、城乡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加快推进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乡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水平。规范运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让更多老人老有所依。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劳务组织输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动全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衡化。 (四)、坚持清正廉洁,驰而不息加强政府建设 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把牢政治航向、保持政治定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自觉接受人大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能力不足”的危机感,积极担当作为、主动履职尽责,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刻防范“四风”隐形变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向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坚决维护清正廉洁政府良好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