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2023-00003 | 生成日期: | 2023-06-23 |
文 号: | 关键字: | 军人,退役,公租房,房子,住房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退役军人住房保障,优先保障的不止是房子 | |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6-23 11:13
浏览次数:
|
|
|
|
住房问题 一直是各位战友关注的焦点 也是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服务的方向 2020年初,退役军人事务部等20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意见》中明确 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的优抚对象,在公租房保障中优先予以解决。对符合条件并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租住公租房,可给予适当租金补助或者减免。对居住农村的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国家或地方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相关项目范围。 如何切实帮助困难战友真正家有所归 这项意见在各地如何落地落实落细 各位战友 且随小花一起来看 公租房都又老又偏? 半价入住北京“最美公租房” 过去几年,找房、搬家这两件事儿始终是张晓娟一家最头疼的事。 “2019年,我们一家三口住进刚租的房子第二天,就被告知房东的儿子要结婚用房,需要搬家……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能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 在得知燕保·百湾家园面向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及退役军人家庭开展公共租赁住房专项配租,张晓娟立马递交了材料。让她意外的是,因为儿子王坤是退役军人,他们凭此顺利申请到了一套公租房。 “房子通风好、采光好。屋内地面铺着木地板,厨房、卫生间墙上也贴着白瓷砖,坐便器、盥洗池、洗菜池、天然气等全都有……” 张晓娟是真喜欢,房子从上到底、从里到外看得仔仔细细。她说,这不是拥有了一个稳定居住地这么简单,“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拿到钥匙的第二天,他们就搬进了新家。 百湾家园地处东四环外,邻近国贸商圈,生活设施齐全,装修设计颇具特色,被称为北京“最美公租房”。 在北京高昂的市场化房租下,邱丽钦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70元/平方米,低于周边小区一半价格。 小花由此比对了北京历年发布的公告,其中中心城区为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及退役军人提供专项配租的房源,租金单价从每月每平方米30元至82元不等,多数位于地铁站点周边的交通便利区域。收入、人口、住房面积等均符合条件的家庭,需要在住建部门公告发布后,按照登记时间注册完成,系统按备案年份和意向登记时间自动排定选房顺序。 “真好,家不再是狭小、昏暗的 衣柜、窗帘和床都是全新的” 家住杭州市临安区的退役军人黄保国,一度觉得,日子不会再有什么起色了。狭小昏暗的卧室,他与妻子、女儿共同居住在这里,生活琐碎堆在角角落落。 黄保国的女儿自出生就患有先天性眼睑症,治疗过程中,发现孩子在语言表达及行为能力上也与同龄人存在差距。后续治疗需要一大笔钱。 居住环境的问题,女儿学习场地的问题,在生活成本和奔波治疗面前,都成为了黄保国考虑不到的问题。 5月,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联动社会公益组织发起“焕新乐园-关爱退役军人子女”项目,其中包括向全杭州范围内的低保、低边退役军人家庭5-14周岁子女进行儿童房改善和陪伴关爱服务。 黄保国因为情况特殊,成为了摸排入选的第一拨家庭。 “现在政策真的很好,以前家里所有事情都得靠我自己。现在,市局给孩子装修了独立的房间,听说小孩想学画画,还给我们专门配了学习桌。衣柜、窗帘和床都是全新的。” 当地市局了解到,黄保国每周都要带女儿从临安换乘三趟地铁到杭州,进行康复训练,还在第一时间联系临安当地感统训练机构,为孩子提供帮助。 “有其他任何困难 也要随时联系服务站啊!” “全家收入就是我每月有1600元退休工资,加上儿子在外打点零工……” 家住江苏镇江高新区的退役军人徐春林,2017年因突发疾病身体偏瘫,行动不便,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近年更是多次住院治疗。 63岁的徐春林,始终想着自己是个老兵,不愿过多提及家里的困难。 迫于生活压力,徐春林家一直住在毛坯房里,四处都是满满当当的,唯独一张旧木桌,空着小小一块,属于徐春林小孙子。 当地在走访中了解到徐春林情况后,联合多方力量将他家纳入装修改造计划,并坚持“一屋一方案,一户一设计”,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提高改造质量及效率。 装修期间,嶂山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主动为徐春林找到临时住所,并表示“有其他任何困难,也要随时联系服务站!” 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将徐春林纳为该市2023年“结对认亲”第二批结对对象,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帮扶。 中宣部2022年“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样一个数据,到2021年年底,通过公租房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保障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住房问题已达到26万人。 从公租房退役军人申请优先,到尽最大力度改造战友居住环境,住房保障政策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变得越加人性化、针对性。 房子,改善的远不止是生活本身。 一直借住在姐姐家的甘肃兰州的张峰班长,2019年,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住建局的协调解决下,让一家人如愿住上了公租房。 2021年,张峰班长的儿子张钊丞,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火箭军。 小花想说,解决住房问题的背后,这大概就是城市善意与个人选择 最好的双向奔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