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378404828X7/2023-00006 生成日期: 2023-07-24
文       号: 关键字: 整治,环境,人居,工作,群众
所属机构: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正路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7-24 10:44
浏览次数:

 

中共正路镇委员会  正路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4日)

 

正路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盯难点盲点问题,不断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现新突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

镇村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对整治工作进行研究,制定规划,明确整治重点,确保整治有目标、有安排。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逢会必讲人居环境整治、下乡必查人居环境整治。同时,我镇以村党支部为单位,严格落实人居环境整治网格责任制,组织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志愿者,分片区、分区域划定责任,全面建立镇、村、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责任细化分解到313名网格员,积极组织开展国土绿化河塘沟渠清理、杂草清除等行动,实现“三无”(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四净”(大路小道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目标,累计累计清理河塘沟渠73.2公里,清运生活垃圾602余吨,清理秸秆132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80.5填埋枯井旱窖68口,治理架75处263米空线缆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员广泛参与

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转发乡村大喇叭播放、悬挂横幅等“线上+线下”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累计推送宣传信息100余条,悬挂横幅50余条,逐步实现群众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蜕变。同时积极宣传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动员党员群众带头宣传政策、引导群众落实“门前三包”、自发清理房前屋后卫生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根据正路镇镇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正路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日常清运保洁制度、“门前三包”制度等长效机制,将全镇整治任务细化到村组,明确整治范围。严格执行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评比内容覆盖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内容,落实奖惩,选树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建立“劳动换分,积分换物”制度,按照正反向赋分标准,鼓励村民通过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获得积分,并按照“一户一档”建立积分台账,用积分兑换物品,切实让广大群众用积分赚出新风、兑出“干净整洁”,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注入更强动力。同时,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对督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进行“回头看”,实现真“清零”,常“清零”。截至目前,共督查发现问题47个,完成整改47个,整改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环境整治提升不够彻底

各村的主干道、村部周边等重点区域,都有常态化的环境整治机制,但在实地走访中发现,村内老旧、废弃房屋周边的卫生环境较差,部分房前屋后杂物垃圾的清理还不够彻底;对裸露地块的整治不够有力,绿化美化提升不到位、不及时;两村交界区域,存在明显卫生死角和整治盲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

近年来,农村卫生保洁已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工作机制,陆续配备相关设施。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大、工作内容多,前期集中整治是重大任务,后期巩固提升是重大课题,目前各村都还缺乏一个有效的长期运营与管护机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仍缺乏持续性的评估和监督,因此还存在整治、管理、监督三个环节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镇、村相互协调和共同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工作机制仍在探索完善阶段。
    )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够高

近年来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有部分人受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仍缺乏深刻的认识,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农房整治的紧迫感和积极性都不够强,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依然需要花更多心思。

三、下一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思想上再动员。进一步加强工作氛围营造,抓实“思想建设”,将“动员群众参与”向“群众主动参与”转变,夯实群众基础,同时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党员和网格员带头干,动员群众“自扫门前雪”,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典型,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观摩活动,横向学习与纵向交流结合,“走出去、请进来”,营造干群同心、奋发有为的整治氛围。
    二是标准上再提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工作。全面完成示范引领村、生态宜居村创建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点到线,连线成片,围绕点、线扩面,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确保所有行政村按时完成整治达标任务。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元素,结合各村村容村貌,做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
    三是措施上再细化。将人居环境整治同乡村振兴、河长制等工作相结合,不断推进全乡整体面貌更上一个新台阶。落实长效管护、考核调度等各项机制,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回头看”,及时整改销号。同时,依托“村规民约”加强群众管理,积极完善群众参与引导,推动环境整治由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向户内延伸。通过文明户评选、赋能、宣传引导、激励约束等各项措施,引导群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