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2024-173224 | 生成日期: | 2024-10-19 |
文 号: | 关键字: | 基本,健康,服务,工作,支出 |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2023年度 景泰县喜泉卫生院部门决算 | |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0-19 16:11
浏览次数:
|
|
|
|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景泰县喜泉镇卫生院承载着辖区内17个行政村1.9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协管等农村卫生服务工作及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是一所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能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承担对危急病人识别、抢救及转诊,是景泰县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院。承担着本辖区及周边部分乡镇居民的医疗服务,开创了“医防融合”的服务品牌。同时承担着辖区17个村卫生室的技术业务指导工作。 二、机构设置 1、机构情况,我院属景泰县卫生健康局下设二级预算单位,目前医疗设备基本齐全,卫生院科室有内、外、妇、儿、中医、康复、公共卫生等;医技科室有放射、心电、 B超、检验科等,有满足门诊、住院所需要的中西药房、病房、急救室、及治疗室科室。住院部设床位16张。设置逐渐合理,能够基本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为各项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卫生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加快了卫生事业前进的步伐。配置了DR机、可移动病床、心电监护仪,医用臭氧治疗仪、母婴监护仪、除颤监护仪、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彩色多普勒B超、微波治疗仪、超导风湿治疗仪、120救护车等万元以上设备29台。价值237.97万元。 2、编制与人员情况,人员编制22人,现有职工2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5人;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3人。退休6人。与上年相比减少1人。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故本表无数据)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故本表无数据)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故本表无数据) (以上表格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均为951.61万元。与上年度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70.01万元,增长21.75%,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财政拨款项目收入、支出均增加。包括收入合计927.16万元,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17.48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6.98万元,支出总计包括本年支出合计919.43万元、结余分配21.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0.28万元。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入合计927.1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60.33万元,占60.43%;事业收入333.62万元,占35.98%;其他收入33.21万元,占3.58%;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支出合计919.4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41.49万元,占69.77%;项目支出277.94万元,占30.23%。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均为560.33万元。与上年相比,各减少17.06万元,下降2.95%。主要原因是2023年无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收入。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60.3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7.06万元,下降2.95%。主要原因是2023年无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60.33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87万元,占5.51%;卫生健康支出505.98万元,占90.3%;住房保障支出23.48万元,占4.19%。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311.17万元,支出决算为560.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80.07%。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数为36.96万元,支出决算为30.8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3.51%,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减少1人。 2.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50.04万元,支出决算为505.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02.36%,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年初未安排预算。 3.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4.17万元,支出决算为23.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17%,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调基。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29.78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327.8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2.78万元,下降3.75%,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减少1人。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100.9万元、津贴补贴94.01万元、奖金51.23万元、社会保障缴费30.87万元。 公用经费1.9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12万元,下降5.76%,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减少1人,公用经费用用途为工会经费。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无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我单位属于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未保障我单位“三公”经费。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 (二)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用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0万元,下降0%。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0万元,下降0%。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0万元,下降0%。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0万元,下降0%。 3. 公务接待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0万元,下降0%。 外事接待费支出0.00万元。 其他国内公务接待支出0.00万元。 (三)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实物量情况 2023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个团组,人;公务用车购置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辆;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人,其中:外事接待批次,人;国(境)外公务接待批次,人。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我单位2023年度无机关运行相关经费。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合计55.23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1.54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28.65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5.04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55.23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54.95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99.50%。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1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1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价100万元(含)以上设备0台(套)。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决算公开表格中金额数值应当保留两位小数,公开数据为四舍五入计算结果,个别数据合计项与分项之和存在小数点后差额,特此说明。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部分开展绩效自评,其中,共涉及资金220.4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79%。共组织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药物补助项目、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综合改革项目4个项目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从评价情况来看我单位对照年初设立的绩效目标,特别是三级指标,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按照既定的绩效目标和管理制度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的阶段性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绩效自评结果 我部门在2023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药物补助项目、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综合改革项目4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2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73.91万元,执行数为173.9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已建立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0376份,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96.99%。二是健康教育工作,共更新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栏 108 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9种 10000份,利用各种卫生日组织面向公众开展各类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9 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108 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种类为42中,共540小时。三是预防接种工作,全镇0-6岁儿童建卡率达100%,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达100%,乙肝疫苗接种总针次为157针,卡介苗接种总针次为3针,脊灰疫苗接种总针次为304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总针次为381针,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总针次为210针,A群流脑疫苗接种总针次为187针,A+C群流脑疫苗接种总针次为313针,乙脑疫苗接种总针次为208针,甲肝疫苗接种总针次为101针。四是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工作。全镇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报告及时率达100%,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网络报告传染病46例(其中腹泻38例、细菌性痢疾3例、水痘1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例)。五是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全镇0-6岁儿童总数为1005人;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为921人,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1.64%。六是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共为105名孕13周之前的孕妇建立了《母子健康手册》,全镇新生儿活产数为101人,早孕建册率为96.19%;产后28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为99人,产后访视率为98.02%。七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全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3205人,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人为3205人,本年度接受健康管理的人数为2745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85.65%;通过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基本掌握了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和治疗。八是慢性病患者管理工作,全镇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为2695人,按照规范要求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为2381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服务率为88.35%;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为504人,按照规范要求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为454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服务率为90.08%。九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全镇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为116人,规范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9人,规范管理率为93.97%。十是卫生监督协管,明确兼职人员负责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镇共发现并报告监督协管信息78条,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18次。十一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有2745个老年人和286个儿童接受了中医药健康服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85.65%,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为89.38%。十二是肺结核患者管理工作,管理3例,管理率为100%,按要求规则服药3例,规则服药率100%。十三是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健康体检、日常健康管理的费用负担。根据调查统计,居民普遍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健康体检降低了自己的健康体检及日常健康管理费用。十四是社会效益,通过向居民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通过预防接种和健康管理,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的处理,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根据调查,居民普遍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使自己的健康状况得到预防和改善,认为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十五是可持续影响,通过公卫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宣传,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入,会更加主动地选择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将会得到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可持续地发挥服务效益。根据调查统计,居民认为乡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近几年有所提高。十六是社会公共或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根据调查,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态度、医疗水平、收费标准、总体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相对薄弱,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活动的主动性不高,项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参加不积极,自身服务效果反馈监督意识不强。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和检查设施老化问题并存;部分村医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能力欠缺,难以胜任当前工作。三是人口流动性大,外出人员较多,重点人群的健康体检和随访服务难以落实,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难度尤大。四是乡村服务工作还不够实,健康档案信息不真仍有发生,有些问题屡查屡犯,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强化宣传。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城乡居民更全面了解项目的益处,提高群众知晓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强化督导。对照《规范》要求和国家、省、镇考核标准,督促、指导村医针对各自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一过关、逐一达标,促进我镇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强化考核。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结果应用,做到钱随事走,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牢牢与经费补助挂钩,资金专款专用,奖罚严格兑现,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自评综述:经综合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92分,评价等次为优秀(详见自评表)。 2.“国家基本药物补助”项目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基本药物补助项目自评为94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3.53万元,执行数为23.5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已全部合理分配,从实施情况看,该项目对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减收部分进行了合理补偿,保证医务人员和村医的合理收入不降低,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基本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是通过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基本药物使用率不断提升,医药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卫生院及17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目标全部实现;三是通过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基本医疗费用下降。降低了群众基本医疗费用的负担。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根本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完善药事管理制度,通过对合理用药的培训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我镇医务人员的处方书写、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有效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五是通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项目实施,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后,确实医疗费用下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药品更加安全、有效、经济,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根据绩效目标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达到100%,在督导检查过程中个别村卫生室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乡村医生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均不足,高龄化显著,存在以前用药的习惯,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意识不强;二是针对各村卫生室村医的培训还不够到位。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监测,督促其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占比,强化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意识;二是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督导检查,规范乡村医生的药品采购行为、处方书写、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切实发挥村医在卫生健康体系中的网底作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综述:经综合评定,国家基本药物补助制度补助资金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94分,评价等次为优秀(详见附件自评表)。 3.“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乡村定额补助资金项目自评为优秀,项目全年预算数9.24134万元,执行数9.2413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享受乡村医生定额补助人数22人,对照年初设立的绩效目标,一是乡村医定额补助资金已全部合理分配到位。二是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有所提高。三是乡村医生收入增加,工作积极性增强,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乡村医生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均不足,高龄化显著,存在以前用药的习惯,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意识不强;二是针对各村卫生室村医的培训需加强。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提高乡村医生收入;二是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督导检查,规范乡村医生的药品采购行为、处方书写、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切实发挥村医在卫生健康体系中的网底作用。 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项目绩效自评综述:经综合评定,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95分,评价等次为优秀(详见附件自评表)。 4. “综合改革”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2分。项目全年预算数13.8万元,执行数为13.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妇产科医师培训人数1人;二是我院门诊诊疗人次提升;三是改善卫生院医师缺乏状况,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卫生院主要缺乏儿科、妇科、急诊用药等品种,影响药品使用和正常业务开展;二是宣传还不够深入,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项目知晓率低,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人员缺乏,卫生院人员不足,无法满足辖区居民需求。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管理。单位领导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单位绩效管理作用,责任到人,加强自身内控建设,业务科室与财务沟通、协调和联系,密切配合,共同促进跟踪监控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强化措施。理顺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机制,认真抓好监控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管理措施,为全面推进绩效监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加强培训。加强业务科室及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培训。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综合改革项目绩效自评综述:经综合评定,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92分,评价等次为优秀(详见附件自评表)。 三、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我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未开展部门绩效评价。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收入。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含专用结余):指事业单位按照预算管理要求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差额的金额,以及使用专用结余安排支出的金额。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至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提取的专用结余以及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的金额等。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