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378404828X7/2023-00002 生成日期: 2023-05-09
文       号: 景政办发〔2023〕45 号 关键字: 地质灾害,防治,隐患,预警,崩塌
所属机构: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泰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 知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5-09 11:15
浏览次数:

                                                                                                                                                                                                                                                                                                                                                                                                                                                                                                                                                                        

景政办发〔2023〕45 号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景泰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

《景泰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 年 5 月 9 日

景泰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严密有序地做好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甘肃省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甘资发电〔2023〕7号)《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23〕40 号)等文件要求,结合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情况和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2022年地质灾害概况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截止2023年汛前,依据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详查资料及1: 5万最新核查排查结果,全县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70 处,其中 崩塌27处、不稳定斜坡13处、泥石流28处、地面塌陷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人口达9415人,威胁财产达2.5亿元。地质灾害 的主要诱发因素为降雨、冻融、灌溉等自然及人为因素。2022年全县发生地质灾害1起,未出现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 一)地质环境

我县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黄河西岸,祁连山褶皱带南翼,在南北方向位于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东西方面上与祁连山东段支脉与黄土高原的接触部。辖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地貌类型多样,周边地震频发、暴雨集中,具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特点。近几年周边地区及我县地震频发,局部地区连续的暴洪灾害对地质环境影响剧烈, 灾害叠加效应明显,一些潜在隐患点很难识别。此外,雪融、春灌期由于冻融、渗漏效应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汛期降水加大,局部区域降水集中,大量地质灾害隐患成灾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

( 二)全县地质灾害隐患及分布特征

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在河、沟谷两岸的黄土丘陵区。滑坡主要分布在老虎山、长岭山一带;崩塌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高陡边坡地带,交通线路沿线及引黄干渠沿线。滑坡、崩塌主要为降水和地震引发,其次也受冻胀冻融的影响,年内主要发生在2—9月间。

泥石流。分为泥流和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行洪沟道、 黄土丘陵沟壑、中低山区沟壑。危害方式主要为冲蚀破坏。固体物质主要来源于沟道上游山体碎石、中下游沟岸坍塌、沟道内的松散堆积物及面状侵蚀物,采矿、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形成 的弃土废渣以及矿山尾矿等。我县境内泥流和泥石流均属于暴雨型,多集中发生于7—9月,具有连片发生、集中爆发、危害严重的特征。

地面塌陷。我县主要是冒顶式塌陷,由采矿、采砂、灌溉等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矿区集中分布,其它区域零星分布,地面塌陷分布与地层走向、采煤点分布一致,主要分布于寺滩、红水、草窝滩等乡镇。冒顶式地面塌陷主要由地下煤采空引发。

(三)地质灾害发育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和形成特点,综合降雨趋势预测和人类工程及地震等主要引发因素影 响分析,预计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发育频度和危害程度总体上属正常年份,趋于平均水平。预测地质灾害高发期为5—8月;3—4 月冰雪消融期,在部分冻土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有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可能;5—9月为汛期,引发原因以自然因素强 降雨和地震为主,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日降雨量达40毫米以 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极易诱发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和公路、铁路边坡、露天开采矿山的工作面、废弃矿点及施工现场的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其中5—7月和9月强降水预计较多, 由此而引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可能性较大。1月、2月、10月、11月、12月为低发期,诱因以地震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为主,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为主。

1.降水趋势预测。近年来,我县局地强降水造成的危害较严重,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大。根据白银市气象局发布的“白 银市2023年1-9月短期气候趋势预测”,预计2023年1-9月全县大部分地方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温度略偏高。 1-2月降水全县平均偏多1.5倍;3-5月全县大部略偏多,其中,3月降水略偏少, 4月降水略偏多,5月降水略偏多;6-8月降水略偏多,有相对多雨时段,期间冷空气相对活跃,降水较集中;9月全县大部降水接近常年。

2.人类工程活动趋势预测。2023年全县工程建设活动强度仍较大,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尤其是在建公路沿线边(斜)坡、 各类工程建设现场、矿山(包括废弃矿点)采场极易发生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铁路公路隧道施工弃碴弃土、矿山尾矿库极易形成泥石流物源。山地丘陵区平山造地、农村临山建房形成高边坡或对斜边坡进行不合理开挖、加载等问题,极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时间分布预测。2023年冻融期3 -4月地质灾害 频次较高,汛期4月下旬-9月仍是年内地质灾害高发期,尤其 是6-8月短时强降水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及主要预防区

( 一)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和形成特点以及主要引发因素,确定重点防范期为3—9月。

3—4月(消融春灌期):冻土地带和积雪较多的崩塌、滑坡 体以及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同时,还应重点防范春季灌溉期边缘地带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5—9月(汛期):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和主要防范期,重点防范因强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 二)主要预防区

崩塌预防地段:红水镇石英石矿、正路镇川口村半个洼公路、 寿鹿山进山公路、寿鹿山自然保护区公路、西五佛公路、五佛公 路崩塌I、五佛公路崩塌Ⅱ 、五佛公路崩塌Ⅲ 、黄河石林饮马沟 1#、黄河石林饮马沟2#、黄河石林饮马沟3#、黄河石林饮马沟4#、 黄河石林景区二十二道弯1#崩塌、黄河石林景区二十二道弯2# 崩塌、黄河石林景区豹子沟口崩塌、中泉乡饮马沟沟口右侧崩塌 Ⅰ 、中泉乡饮马沟沟口右侧崩塌Ⅱ 、中泉乡饮马沟沟口左侧、金 坪村黄河河岸、泰和村后山、二期三泵站、芦阳镇水沟湿地公园、 永泰古城、喜泉镇大敦煌影视城、 中泉镇黄河石林龙湾村南侧、五佛乡张家滩村、五佛沿寺、县城北沙河(条农沙河)。

泥石流预防地段:草窝滩乡天河林场、红水镇红沙岘村东庄 大沙河、寺滩乡三好村白茨水沙河、寺滩乡三好村古墩子沙河、 寺滩乡郭台村土塘子沙河、寺滩乡寺滩沙河、五佛乡兴水村红鼻 梁沙河、五佛乡兴水村沿寺沙河、芦阳镇芦阳沙河、中泉镇崇华沟村崇华沟沙河、寺滩乡瞳庄村东沟—西沟、寺滩乡永泰村水磨 沟、寺滩乡宽沟村宽沟、寺滩乡永安村骟马沟、寺滩乡永安村牙石头沟、中泉镇黄河石林饮马沟、五佛乡西源村三井沟、五佛乡金坪村聚宝盆沟、五佛乡泰和村拐把沟、五佛乡泰和村源头沟、正路镇红现大队围场沟村围场沟、喜泉镇大安村雷家峡、上沙沃 镇骆驼水村、昌林村泥石流、刘家窑沟泥石流、曾家井河道泥石 流等山洪冲击区,漫水滩乡第十泵站景电工程、五佛冬青沙河、金坪红柳沟沙河。

地面塌陷预防地段:红水方家井林家台子、郭台村九支煤矿开采区等。

不稳定斜坡预防地段:漫水滩乡沙坡沟煤矿、草窝滩镇太平煤矿、喜泉镇S201 85+300m处公路、喜泉镇虱子圈公路、中泉镇 花石山公路、中泉镇老中线公路、中泉镇至石林景区公路、喜泉镇火烧沟沟口、芦阳镇水沟湿地公园、芦阳镇响水村、芦阳镇西林村、缪成政矿山。

(三)重点危险区域

1.红水、寺滩、五佛、芦阳、中泉、正路、黄河石林等乡(镇)、 景区辖内沙河、山沟有泥石流、崩塌隐患存在,遇有大风、连续 降雨和强降雨时段加密巡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寿鹿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寿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米家山山坡地带、兴泉砂河等地区要加强预警监测。

2.黄河石林景区、芦阳镇西林村的危岩体、坡体因雨水浇灌、 浸湿,有不稳定斜坡隐患存在,遇有连续降雨和强降雨时段加密巡查,注意接收监测预警设备信号,进行勘查治理,防止形成滑坡。

3.郭台村九支煤矿、林家台煤矿等矿区,应加强安全生产,防止因采矿活动而诱发地面塌陷,防止降水引发道路塌陷、崩塌,要密切注意加测预警设备信息信号,对需要转移的及时转移群众,加强预警监测提高警惕,确保人员安全。

综上所述,潜在地质灾害应引起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将2023年地质灾害预防要点列表如下:

地 质

所 在 地

潜在危险

预 防 要 点

崩塌、 不稳定

斜坡

芦阳镇西林村、黄河石林景区、 草窝滩镇太平煤矿、县城北沙河条农砂场。

毁坏房屋、公路, 危及村民和游客等生命财产安全。

1.注意降水预报

2.密切注意监测设备预警信号、及时监测裂缝变化。

3.进行勘查治理。

泥石流

寺滩沙河、红鼻梁沙河、芦阳 沙河、崇华沟沙河、中心村沙 河、红沙岘村东庄大沙河、曾 家井沙河、白茨水沙河、永泰 村水磨沟、瞳庄村东沟—西沟、 宽沟村宽沟、永安村牙石头沟、 金坪村聚宝盆沟、泰和村拐把 沟、泰和村源头沟、大安村雷 家峡、骆驼水村、双墩村上庄 水沟,冬青沙河、金坪红柳沟沙河。

破坏农田,房屋、 自然保护区,危及 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注意天气预报

2.开展群防群策,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安装预警监测设备的时刻关注预警信息。

3.进行勘查治理

塌陷

郭台村九支煤矿

林家台煤矿

地面塌陷,产生地裂,危及地面人员和房屋安全。

1.注意降水预报 2.密切关注预  警监测设备的预报信息,并及时 通知村民。3.开展群防群策,注 意裂缝、地表变化。4.加快避险搬迁,进行安置转移。

四、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 一)调查评价

1.风险调查

完成景泰县 1:5 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验收汇总,并将结果运用于地质灾害防治中。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对消除危险性的进行核销,对新增的隐患点进行核查增加;对全县所有农村切坡建房进行排查摸底,重点分析坡体稳定性及评估风险,提出处置建议和防治对策等;使基础调查更好地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服务。

2.避险搬迁调查

在全县范围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调查,摸清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底数,建立基础资料数据库,准确掌握和监控全省避险搬迁动态变化情况,在完成2022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认定186户基础上,完成2023年1022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认定工作,为县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或实施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 二)监测预警

1.群测群防

各乡镇要按照" 以人为本、群测群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防治方针,建立完善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和责任体系,细化群测 群防网格管理,夯实基层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将村组、企业等最小行政单元纳入群测群防体系,推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APP 应用,建成 “群测群防员+网格管理员+乡(镇)+县(区)” 四级新型群测群防网格体系,及时更新群防群策员信息,落实到人,全面开展群测群防,服务于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专群结合监测预警

2022年新建7处专业设备预警监测点,全县共在12处隐患点进行安装预警监测设备,2023年计划新建6处预警监测设备,总数达到18处。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值班室1个,加快乡镇标准化值班室建设,保障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

(三)综合治理

1.治理工程

对县域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稳定性差、危险性大, 直接威胁城市、城镇、居民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或偏远村落,且不宜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争取项目和资金,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2.避险搬迁

在排摸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隐患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科学谋划,尽按照“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不宜治理的隐患点1022户威胁群众应搬尽搬,在年底前完成搬迁入住。

(四)能力建设

1.制度建设

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险情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和月报、汛期值班等各项制度。在汛期地质灾害值班中,实行领导带班、24 小时无缝隙专人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度汛。

2.应急支撑

各乡镇、部门要开展突发地质灾害或群发性地质灾害巡查、 排查工作,建立应急队伍,贮备应急救援物资,及时掌握了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及执行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3.地灾防险宣传演练培训

各乡镇要积极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防灾能力培训,深入开展以隐患点避险自救为主题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 地质灾害隐患点宣传培训、避险演练覆盖率>95%,群众满意度>85%,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五、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 一)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为加强我县地质灾害防灾治理,现成立县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李学雄  县委常委、副县长

                                副组长:刘生秀  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张国锦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员:

冯锡国 

李自科

 方耀儒

张富祥

县委办公室主任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发改局局长

县工信局局长

县民政局局长

白贵海

县财政局局长

白琦宗

县住建局局长

安方强

县水务局局长

张国治

县交运局局长

张正军

县文广旅局局长

吴  滨

县卫健局局长

王宗福

县应急局局长

刘  明

县地震局局长

乔占胜

市生态环境局景泰分局局长

张仲杰

县气象局副局长

谈守强

县自然资源局执法队队长

崔兴立

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矿产服务中心主任

谈明智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景泰县供电公司总经理

卜继承

一条山镇镇长

芦阳镇镇长

李应玥

喜泉镇镇长

张  颖

草窝滩镇镇长

张成安

红水镇镇长

罗玉栋

正路镇镇长

苏志广

中泉镇镇长

王建国

上沙沃镇镇长

杨海迪

五佛乡乡长

                                                 岳自国      寺滩乡乡长

                                                曾富民      漫水滩乡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张国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工作。

( 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防治责任。

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灾责 任,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及省、市、县防治方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坚持不懈地抓好。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要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自然资源、气象、交通运输、水务、应急、住 建、农业农村、地震等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合力。各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管地质灾害”“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谁 受益、谁投资”的要求,督促指导做好本行业本领域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 自然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 指导和监督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和防 治工作。督促、配合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统筹抓好防治工作落实。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 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施工,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建立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做好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水务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危险水库(坝塘)的巡查、监测、预报,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 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气象部门要 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将气 象预测预报及预警资料通报各有关部门及责任人。文旅部门要组 织开展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调查,建立旅游区(点)地质灾 害群测群防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防灾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人员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部门要对各中小学校区(舍)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校区(舍)要加强巡查与监测,落实防灾责任、防灾措施和应急措施。

(三)加强巡查排查,切实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各乡镇、各部门要做好汛期 “ 三查”。按照“ 盯住老隐患,查找新隐患”的 要求,组织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及时开展“ 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重要交通干线、切坡建房区域、旅游景区以及各类在建工程等排查力度,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切实做到不留死角、 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新增隐患点要及时上报,严密落实监测监控,开展针对性地排危除险措施,切实消除隐患。

(四)强化监测预警,严防地质灾害发生。一是及时高效发布气象预警。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强降雨期间和重要时段的会商研判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分析,遇到重大雨情、汛情,要加密会商研判,及时、精准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和时效性。二是强化 “人防+ 技防”有机衔接。持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落实群测群防员和防灾责任人。实现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的优势互补,加强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严格执行避让管控措施。各乡镇要建立直达群防群策责任人的临灾“叫应”机制,落实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具体响应行动,切实做到有预警即响应。坚决贯彻落实“三避让” 和 “ 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坚决落实避让转移措施,狠抓早撤快跑,切实做到“应转必转、应转尽转”。要按照“一点一 案”要求,制定完善的转移避险预案,一旦出现危险前兆,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坚决果断组织撤离,坚决杜绝危险未解除时避险人员擅自回流。

(五)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落实值班值守和汛期技术队伍驻守。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和信息报送规定,确保处置应对高效、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持续开展汛期驻守工作,驻守技术队伍全力做好巡查排查、应急抢险调查,指导开展宣传培训、避险演练,全方位支撑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各乡(镇)政府和相关责 任单位要切实加强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值班日志,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各乡(镇)要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点进行巡查(样表见附件),建立隐患点台账和巡查台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我县地质灾害报警电话为5523277。二是加强防治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投入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同时,乡镇政府要及时足额落实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中所确定的配套资金,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保障。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演练。按照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原则, 统筹开展多层级多渠道的宣传培训演练。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进校园、进乡村培训活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普及,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加强重点隐患点及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 使受威胁群众熟悉避险路线、避险信号和避险场所,全面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六)加强综合防治,推进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坚持“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高效开展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高质量实施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处置的原则,科学部署实施综合治理对象,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发挥实效。统筹谋划好新申请项目的申报入库工 作和已入库项目落地工作。二是及时开展排危除险工程。对由地震或极端降雨诱发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采取排危除险, 减轻或消除隐患,保障民生安全。三是做好已有治理工程的维护和修复。针对已建治理工程受损、淤积等情况,应及时实施修复加固、清淤维护,确保腾出库容、清淤到位,保障治理工程持续发挥防灾减灾功效。四是持续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有关乡镇、部门要强化工作统筹,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宣传解读执行,加强房屋建设质量监管,着眼长远、未雨绸缪做好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社会融入等后续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1022 户避险搬迁年度任务。

附件: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2.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3.景泰县地质灾害巡查登记表

附件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编号:

灾  害  基  本

灾 害


类型及


诱 发


威 胁


监测

预报

监 测


联系电话


监测的主


监测的主要


临灾预报的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应急 避险

撤离

预定避灾



村级便道、景区道路

预定报


疏散命令发


值 班


抢、排险单位


值 班


治安保卫单


值 班


医疗救护单


值 班


本卡发放(盖章)

联系电话:乡政府、中心所

日   期:

单   位:

年    月  日

持卡单位或个人:

(盖章)村级组织、预警监测员

联系电话:

日    期:

年   月   日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监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印制

附件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户主


家庭


房屋

砖木/土木

灾害基本情况

家庭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家庭成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去向

姓名

性别

年龄

去向

灾害体与本住户的位置关系


























灾害诱发因素


















本住户注意事项

监测

与预警

监测人




联系电话




撤  离  与

撤离


预警








安置单


负责人


预警信号

村级



联系电话




救护

卫生院

负责人


本卡发放单位:村级

负责人:

户主签名:

日期:


附件3

景泰县地质灾害巡查登记表


隐患点的名称


隐患点位置


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地面沉降□

防灾责任单位


办公电话


防灾责任人


联系电话


巡  查  记  录


结  论


巡  查  单  位

年   月   日

防  灾  单  位  及  企  业

年   月   日

  

解读材料:《景泰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