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378404828X7/2024-00037 | 生成日期: | 2024-03-01 |
文 号: | 景政办发〔2024〕25 号 | 关键字: | 土壤,盐碱地,调查,专题,县 |
所属机构: |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3-01 15:46
浏览次数: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 现将《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工作职责,抓好贯彻落实。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 年 3 月 1 日 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土壤普查办发〔2023〕31 号)和《甘肃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土普办函〔2024〕4号) 精神,为有效推动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论述,树立大食物观,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按照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工作要求,进一步掌握盐碱地数量和盐碱化程度,查明盐碱地土壤盐分类型及分布规律,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分析评价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和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潜能,形成专题报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二、景泰县盐碱地情况 (一)盐碱地情况。截至2023年,全县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其中,重度盐碱化耕地2.5万亩, 占9.3%; 中度盐碱地12.5万亩, 占46.3%;轻度盐碱地12万亩, 占44.4%。 ( 二)盐碱地成因。一是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灌区地处狭长封闭盆地内,土壤为灰钙土,土层在2-8米,土层下面为第四级沉积物,砂层及碎石,厚度1-4米,下面为第三纪红砂岩,结构较密实,不透水。二是无排水系统。这是地下水升高的主要原因。有灌就有排,但在草窝盆地,无自然排水沟道,工程排水不配套。三是土壤因素。景泰地区属荒漠灰钙土,土壤中不同程度含有盐分,在0-30cm的土层中含盐量0.272%-1.3%,土壤的盐分是由岩石风化过程而产生的,各种岩石风化都会形成一种可溶性盐,含盐量高达1.53%—2.85%。四是气候因素。景泰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蒸发量高达3038毫米, 由于强型的蒸发作用, 使土壤中盐分随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集结,水分蒸发、盐分却积存在地表危害农作物生长。五是长期不合理的灌溉定额增大了地下水的渗入,加大排水不畅,加速了地下水位的上升。 三、调查对象、范围与任务 (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全县盐碱耕地、园地和可作为 耕地后备资源开垦利用的盐碱荒草地。 ( 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国家下达遥感影像划定的县域 盐碱地,包括盐碱耕园地和盐碱荒草地,共有表层样点 45 个。 (三)调查任务。景泰县第三次土壤普查办公室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技术组负责本区域调查采样、检测化验、全程质量控制、 数据分析、成果汇总等。 四、调查方法 (一)外业调查采样。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外业调查采样, 应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修订 版)》要求,且采样时间和采样方式参照以下要求。 1.采样时间。盐碱地采样原则上应尽量安排在春季强烈积盐期开展,且避免雨后、冻融(上冻前、化冻后)、灌溉等因素影响。春季应安排在春灌春播前,秋季安排在秋收后、冬灌前。 2.采样方式。当样点定位的地块表层可观察到明显盐斑,采集该样点时应注意盐斑混样点取土占该混样点最终取土比例,尽可能与实地目测观测到的地表盐斑覆盖面积占地表面积的比例 一致。盐斑混样点指以地块内中等大小盐斑为中心取样,其采样深度、采样体积以及采样方法等与其他混样点一致,应符合土壤三普相关技术规范。将盐斑混样点取土与其他混样点取土混合, 按土壤三普相关技术要求获得该样点表层土壤最终混合样。例如,实地观察到某样点所在地块的地表盐斑丰度为 40%,那么采取 5 点采样法时,应采 2 个盐斑混样点与 3 个非盐斑混样点混合形成该样点土样。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修订版)》要求,含盐量高或渍水的样品,应先装入塑料自封袋后,再装入布袋,避免交叉污染和土壤霉变等。 ( 二)内业化验分析。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的内业化验分析工作应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 (修订版)》相关要求,完成盐碱地土壤相关指标检测任务,包括土壤 pH、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电导率、盐分组成等(见附件 3)。 其中,盐分组成仅在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大于 1.0g/kg 时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水溶性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根、 碳酸氢根、硫酸根、氯根等八大离子。 (三)调查成果形成。景泰县第三次土壤普查办公室组织开展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形成,主要包括数据及数据库、图件及专题报告等。 1.数据及数据库成果。盐碱地相关调查数据主要包括土壤 pH、土壤总盐含量以及盐分组成等盐碱相关指标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基础信息数据。数据统一传输到土壤三普工作平台,应符合数据管理应用相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土壤三普数据库建设,开展盐碱地土壤专题数据库建设,集成盐碱地相关调查数据、 图件和文字等成果(参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 (修订版)》等)。 2.土壤属性图及专题图。按照土壤三普土壤制图相关技术规 范(参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属性图与专题图编制技术规范(修订版)》等),并充分利用遥感与外业调查样点数据,制作县级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图件成果,包括盐分含量图、碱化度图等土壤属性图和盐碱地分类分级分布图等盐碱地土壤专题图。 根据图件成果,即可对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盐碱程度的盐碱地面积进行统计。本次专题调查采用的盐碱地分类分级标准见附件 3。 3.专题报告。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报告是土壤三普土壤退化及障碍分析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阐明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基本情况,全面反映区域内盐碱地资源状况(包括盐碱地类型、程度、分布、面积等),分析盐碱地可开发利用潜力,提出盐碱耕地改造提升的政策建议。 五、时间安排 2024 年 6 月前完成盐碱地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工 作;2024 年 9 月前完成盐碱地成果汇总,并将相关专题报告正式报送省土壤普查办。 六、资金预算及来源 项目需县级财政资金 14 万元。主要用于:外业调查采样 7 万元;样品制备 2 万元;内业测试化验费 5 万元;详见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经费预算明细表( 附件 1)。如果上级有下达专项资金,则根据资金使用进行分配,同时核减县级资金。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三普办组建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技术组,土壤普查在县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组织下有序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强技术指导、信息共享、质量控制、经费物资保障等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 ( 二)强化资金保障。县级财政负责本区域的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内业测试化验、外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培训、专家指导服务、数据分析、成果汇总等经费保障。根据工作任务,严 格资金使用,并加强监督审计,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三)保障调查质量。县三普办认真落实全程质量控制工作, 确保各环节既满足《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修订版)》等,又符合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特殊性要求,结合实际组建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技术组,开展技术指导,确保过程 规范、结果可靠。 附件:1.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经费预算明细表 2.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技术小组名单 3.盐碱地土壤相关检测指标与方法 4.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盐渍度分类分级标准 附件 1 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经费预算明细表
附件 2 景泰县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技术小组名单
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资料收集、质量控制、数据分析汇 总、成果编写和验收等。 附件 3 盐碱地土壤相关检测指标与方法
注:相关指标及检测方法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修订版)》一致。 附件 4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盐渍度分类分级标准
注:碱化度即土壤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主要分布区域为参考性信息,盐碱地分类分级主要依据土壤盐分含量及组成等指标进行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