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378404828X7/2024-00015 生成日期: 2024-04-09
文       号: 景政办发〔2024〕23 号 关键字: 大豆,玉米,种植,技术,县
所属机构: 景泰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机构: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泰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4-09 08:56
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

现将《景泰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工作职责,抓好贯彻落实。

景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9 日

景泰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大豆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农发[2024]2号文件精神,我县结合实际,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聚焦重点区域,紧盯主要品种,补齐关键短板,创新关键技术,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高效益的种植模式,带动大面积均衡发展,实现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一)确保种植收益基本稳定。各乡镇要以省上推荐的技术模式为主,同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适宜本乡镇的复合种植模式,在确保玉米产量不减产或少减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产大豆,确保种植总收益不减。

(二)确保面积落实相对集中。建立政府主导,主体参与的模式,优先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连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确保技术模式相对统一。各乡镇要努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水肥一体化等现有技术模式和农机具相融合,最大限度实现技术轻简化和生产机械化,尽可能实现技术模式相对统一。

(四)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全面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相关补贴政策,通过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提高种植主体积极性。

三、实施区域及技术要点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安排,2024年我县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万亩,中央和省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县政府配套相关资金和政策给予支持,增加种植收益。

(一)实施区域

主要落实在有灌溉条件的红水、漫水滩、上沙沃、草窝滩、芦阳、一条山、五佛、喜泉、中泉、寺滩等10个乡镇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

(二)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玉米应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紧凑、耐密、抗旱品种,以垦玉50、垦玉101、豫单733、五谷631、盛玉168等为主。

大豆应选用直立、高产、耐阴、耐密、抗倒的有限或亚有限结荚性品种,以中黄30、齐黄36、银豆4号等为主。

2.种植模式。种植模式要综合考虑当地净作玉米、大豆的密度,根据地力情况、农机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大豆带和玉米带的行数、带内行距、两个作物带之间的行距、株距。主推“3+2”(3行大豆+2行玉米)、“4+4”(4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其中,“3+2”模式生产单元宽度2.4m,玉米行距40cm,株距10-12cm,单粒播种,或株距20-24cm,单双粒交替播种,亩保苗4500-5500株;大豆行距30cm,穴距14-17cm左右,每穴2-3粒,亩保苗8000-10000株。大豆行与玉米行的间距为70cm,“3+2”模式玉米边际效应明显,两种作物光照均充足,易于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均可实现机收;“4+4”模式生产单元宽度3.8m,玉米采取宽窄行种植,小行距40cm,大行距60-70cm,株距13-15cm,单粒播种,亩保苗4500-5500株;大豆行距30cm,穴距14-17cm,每穴2-3粒,亩保苗8000-10000株。大豆行与玉米行的间距为70cm,“4+4”模式玉米基本能稳产,大豆光照充足,实现多收一季豆,玉米和大豆都更易于机械操作。

3.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现有的农业生产机具完成播种作业,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施肥播种一体机、手推轮式播种施肥器等机械进行播种作业。大豆、玉米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玉米播深4cm-5cm,大豆播深3cm-4cm。

4.合理施肥。根据带状复合种植系统中大豆玉米的需肥特性,坚持“减肥、协同、高效、环保”的原则,结合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净作产量为目标产量,玉米按照全田需肥量、控氮不缺氮,大豆减氮,且分开施肥并做好标记;玉米采用种肥同播(种肥水平距离10cm、垂直距离3-5cm)和后期脱肥追肥(可利用追肥枪亩追施尿素5-10kg);肥力高的地块大豆带可不施氮肥,有条件的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kg以上。

5.绿色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田间杂草防控采取“封定结合”的策略,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力争全覆盖, 后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开展苗后定向茎叶喷雾除草,做好隔离定向措施,防止药害;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在作物不同的生育防控关键时期,开展统防统治,降低草地贪夜蛾、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蚜虫、大豆根腐病、豆荚螟等主要病虫害危害。

6.化学控旺。根据地力和长势,可在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选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g/亩,兑水30-40kg进行茎叶喷施,控制旺长;在玉米7-10片展开叶时喷施玉黄金、金得乐等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改善群体结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坚持党政一体,统筹推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协调沟通、进展调度、监督检查等工作,全面落实任务和要求,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工作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体责任,确定专人负责汇总辖区内种植面积、补贴资金、农业经济主体等信息核对工作,并登记造册,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负责。严格审核补贴对象和面积,落实乡村两级公示制,建立完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信息管理档案。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总体方案,种子调度、农业机械购置、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及示范点的建设、测产验收和效益核算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落实资金及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划拨到位,监督检查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县统计局负责依法审核补贴面积工作。

(三)强化政策扶持。中央财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给予一定补贴,省上将继续争取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给予补贴,同时统筹利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社会化服务、病虫害防控等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给予倾斜支持。县财政配套相关资金和政策给予支持,努力提高补贴标准,具体补贴方式由县政府确定。要加强资金监管,结合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采取先验收、后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主体种植面积进行严格验收核查,特别是对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地块逐个核查,确保种植面积一亩不少。要对各类主体种植面积和补贴资金进行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防企业等新型主体种植面积不实、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

(四)强化技术指导。县上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对各乡镇开展督导,研究落实技术措施,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资金、技术和指导服务落到实处,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方案制定、面积落实、示范点(片)建设、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工作。

(五)强化督促检查。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纳入2024年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适时开展工作督导检查,确保面积落实。今年将继续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任务地块和面积落实进行辅助监测,承担任务的各乡镇在播种结束后,要根据土地确权登记的成果及时将补贴面积、补助台账,以及种植地块的四至信息报送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核查,核查无误后将相关信息报送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各乡镇和部门要加强资金监管,对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的要依法依规处理。

(六)强化总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政策宣传,加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大户、 合作社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由资源竞争向资源共享转变,变粮豆争地为粮豆共享,实现用养分离向用养结合的转变,实现地间轮作向地内轮作转变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新闻报道等方式扩大宣传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1.2024年景泰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领导小组

          2.2024年景泰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小组

          3.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附件1

2024年景泰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领导小组

组   长:王涛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李进星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高国卓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凯义  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李逢辉  县发改局副局长

             王汝萍  县财政局副局长

             达朝恩  县审计局副局长

            卜继承  一条山镇镇长

             张成安  红水镇镇长

             宁上智  喜泉镇镇长

             陈玞辛  草窝滩镇镇长

             杨   松  芦阳镇镇长

            李龙飞  中泉镇镇长

            胡广鹏  上沙沃镇镇长

            张举军  寺滩乡乡长

           曾富民  漫水滩乡乡长

           杨华新   五佛乡乡长

           刘海霞 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余希宏 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

           牛海明 县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刘鹏汉 县种子站站长

           卢昌世 县农经站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李进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由接替工作的同志自行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2024年景泰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刘海霞  县农技中心主任、农艺师

县级专家:周廷芬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主要成员:寇俊德  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陶英  县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农艺师

                 段守芳  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高级农经师

                 陈其玉  县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

                 张好新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化得娟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柏瑰珊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陈其睿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尚立俊  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陈庆龄  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李守巧   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王娜   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樊宝宁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李洲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卢洁春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曾莉媛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各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附件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既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又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在同一地块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同时可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利用大豆根瘤菌固氮作用起到提升地力、减施氮肥的效果。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的通知》(甘农农发〔2024〕3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品种

以当地主栽品种为主,玉米应选用紧凑型、耐密、抗旱品种,以先玉1483、垦玉101、豫单733、五谷631、盛玉168等为主。大豆应选用直立、高产、耐阴、耐密、抗倒的有限或亚有限结荚性品种,以中黄30、银豆4号、齐黄36为主。

二、模式

栽培行比模式要综合考虑当地净作玉米和大豆的密度、地形地貌、农机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大豆带和玉米带的行数、带内行距、两个作物带间行距、株距。主推“3+2”(3行大豆,2行玉米)、“4+2”(4行大豆,2行玉米)、“4+4”(4行大豆,4行玉米)。其中,“3+2”模式生产单元宽度2.4m,玉米行距40cm,大豆行距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cm;“4+2”模式生产单元宽度2.7m,玉米行距40cm,大豆行距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cm;“3+2”模式和“4+2”模式玉米边际效应明显,两种作物 光照均充足,易于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均可实现机收;“4+4”模式生产单元宽度3.7m,玉米采取宽窄行种植,大行距60cm,小行距40cm,大豆行距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70cm,“4+4”模式玉米基本能稳产,大豆光照充足,实现多收一季豆,玉米和大豆 都更易于机械操作。

三、播种

播种机具选择符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求的机引或电动牵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覆膜)、玉米播种机(覆膜),大豆播种机(覆膜),行距、穴距、穴粒数应满足技术模式要求,播种机具技术要求为大豆行距30cm,玉米行距40-60cm可调,玉米穴距10-20cm出厂时可选,大豆穴距8-20cm出厂时可 选,穴距合格指数≥80%,空穴率≤2%,穴粒数合格率≥85%,播种深度合格率≥80%。大豆、玉米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玉米播深4cm-5cm,大豆播深3cm-4cm。

四、密度

“4+4”模式,玉米采用大小行播种,大行60cm,小行40cm,株距13-15cm,单粒播种,亩保苗4500-5000株;大豆穴距14-17cm,每穴2-3粒,亩保苗8000-10000株。“4+2”模式,玉米行距40cm,株距10-12cm,单粒播种,或株距20-24cm,双粒播种,亩保苗 4200-5500株;大豆穴距14-17cm左右,每穴2-3粒,亩保苗8000-10000株。“3+2”模式,玉米行距40cm,株距10-12cm,单粒播种,或株距20-24cm,双粒播种,亩保苗4500-5500株;大豆穴距14-17cm左右,每穴2-3粒,亩保苗8000-10000株。

五、施肥

根据带状复合种植系统中大豆玉米的需肥特性,坚持“减肥、协同、高效、环保”的原则,结合不同种植区域主推技术和带状种植模式,以净作产量为目标产量,玉米足氮、大豆控氮,且分开施肥并做好标记;玉米采用种肥同播(种肥水平距离10cm、垂直距离3-5cm)和后期脱肥追肥(可利用追肥枪亩追施尿5-10kg);肥力高的地块大豆带可不施氮肥,鼓励每亩施用腐熟农家1000kg以上。玉米带施肥,推荐配方为28-16-6,亩用量60-80kg,即亩确保施纯氮16.8-22.4kg、纯磷9.6-12.8kg、纯钾3.6-4.8kg;大豆带施肥,推荐配方8-13-4(N-P-K),亩用量15-20kg,即亩确保施纯氮1.2-1.6kg、纯磷2.0-2.6kg、纯钾0.5-0.8kg。也可在玉米带底肥增施10%农用硫酸锌2kg或20%硫酸锌1kg,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喷施2-3次0.25%的磷酸二氢钾;在大豆初花期和结荚期喷施硼肥或钼15-20g兑水15kg;积极探索化肥较常规深施5cm技术; 机械深25-30cm,打破“犁底”障碍层,提高耕地保墒保肥能力。

六、除草

田间杂草防控采取“封定结合”的策略,结合精选种子、深耕翻晒灭茬、适期播种、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综合防控。化学除草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力争全覆盖,减轻后期除草压力。后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开展苗后定向茎叶喷雾除草,做好隔离定向措施,防止药害,对大豆带、玉米带分别除草,减轻杂草危害程度。除草剂使用需按照每种作物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用药量。

(一)土壤封闭处理。采用一次施药兼防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根据土壤墒情,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亩(或96%异丙甲草胺乳油120-140mL/亩或330g/升二甲戊灵乳油100mL/亩)+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40g/亩,亩用水量45kg,覆膜的区域在覆膜前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不覆膜的区域在作物播前1-2天内,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进行浅混土封闭除草;施药器械选用背负式电动(手动)喷雾器等小型施药机械,或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各类动力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施药机械,注意喷雾器械喷头应选择圆锥形喷头,施药时喷头距离地面30-40cm,防止药液漂移造成药害。

(二)苗后定向茎叶喷雾处理。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大豆3-4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选择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定向茎叶喷雾处理,药剂亩用水量30kg,采用二次稀释配药。玉米带可选用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80mL/亩+48%灭草松水剂150mL/亩定向茎叶喷雾;大豆带可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30mL/亩(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5mL/亩)+48%灭草松水剂150mL/亩定向茎叶喷雾。施药时须在玉米大豆带间设置隔离装置,防止药液漂移造成药害,施药器械可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等小型施药机械(需在喷头处加装防护罩),或用有隔帘装置,能够将大豆和玉米隔开施药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各类动力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施药机械;喷雾器械喷头应选择扇形喷头,喷头与作物的距离保持在30cm左右。

(三)分区安全开展化学除草。各区域要因地制宜采取除草技术,切忌选用对下茬有残留危害的除草剂。采用土壤封闭处理时,除草药剂亩用水量与常年相当,如遇干旱或个别墒情较差田块亩用水量可由45kg增加至60kg;采用苗后定向茎叶喷雾除草时,要抓住杂草防除关键期,在杂草基本出苗整齐后进行喷雾除草。如出现除草剂药害,症状较轻时,可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缓解药害;药害严重时,应及时补种,且适当增加播种深度。苗后茎叶定向除草要务必严格执行隔离定向措施,施药时采用防护罩、塑料篷布等物理措施将玉米带和大豆带隔开,可选择分带式的喷杆喷雾机,同步或独立喷施,以防药液漂移造成药害。对于后期难防的杂草,可进行人工拔除。

七、促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对大豆会产生遮阴,容易造成大豆旺长。化学控旺以大豆为主,根据大豆长势,可在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选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g/亩,兑水30-40kg进行茎叶喷施,控制旺长;若玉米出现旺长,可在玉米7-10片展开叶时喷施金德乐、玉黄金等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改善群体结构。施药器械根据大豆玉米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喷雾器,旺长面积较大的宜用机动喷雾器或背负式喷雾器,面积小的可用手动喷雾器。使用植物调节剂要严格按照推荐的浓度配比,不得重喷、漏喷和随意加大药量,过了适宜施药期也不得喷施;如喷后6h内遇雨,可在雨后酌情减量重喷,在大豆结荚鼓粒期应避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八、病虫害防治

针对玉米大小斑病、锈病、丝黑穗病、茎基腐病、草地贪夜 蛾、棉铃虫、玉米螟、粘虫、红蜘蛛、蚜虫等玉米主要病虫害和大豆地下害虫、根腐病、立枯病、豆荚螟、食心虫、蚜虫、卷叶螟、红蜘蛛等大豆主要病虫害,采取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在作物不同生育防控关键期,采用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统防统治,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一)播种期。在确定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的抗病虫品种,做好种子处理,预防病虫为害。玉米、大豆种子采用包衣或拌种技术,不同区域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相应的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必要时可对玉米、大豆包衣种子进行二次拌种,以弥补原种子处理配方的不足。

(二)苗期-玉米抽雄期(大豆分枝期)。此时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要采取田间管理、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控,对玉米和大豆上的主要病虫害进行持久控制。一是理化诱控。在害虫成虫发生期,田间悬挂放置杀虫灯、性诱捕器、黄板等理化诱控设备,诱杀夜蛾类、有翅蚜、白粉虱、金龟子等害虫,压低害虫基数。二是生物防治。针对玉米螟等主要害虫,在其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发生前期,释放赤眼蜂、丽蚜小蜂、智利小植绥螨等优势天敌,或选用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 可湿性粉剂,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防治夜蛾类、金龟子、粉虱类、叶螨类害虫。三是化学防治。针对草地贪夜蛾、粘虫等迁飞性、爆发性害虫,在田间虫害初盛期,各地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和危害主要种类,选用适宜药剂,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统防统治或应急防治。可选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6-15mL/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10-15g/亩,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g/亩,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9g/亩,25g/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20mL/亩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红蜘蛛、蚜虫、粉虱类虫害,可选用20%唑螨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28%阿维 ·螺螨酯悬浮剂10-15mL/亩,0.3%苦参碱水剂160-220mL/亩,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8mL/亩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锈病、大豆叶斑病等病害,可选用250g/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mL/亩,18.7%丙环 ·嘧菌酯悬乳剂50-70mL/亩,17%唑醚 ·氟环唑悬乳剂60mL/亩等药剂进行喷雾。

(三)开花-成熟期。此期是大豆保荚、玉米保穗的关键时期。在前期防控的基础上,根据玉米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实施“一喷多防”,混喷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后期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同 时兼治大豆蚜虫、豆荚螟、卷叶螟、大豆叶斑病等病虫害。

(四)科学合理开展化学防治。病虫草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施药过程要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注意合理轮换用药和交替使用;大豆登记用药品种有限,本方案中提到的未登记药剂仅供参考,在试验示范基础上,科学选用药剂;防治害虫时,针对鳞翅目害虫要抓住幼虫3龄前的低龄幼虫防控最佳时期,以保苗、保芯、保产为目标,开展统防统治;用无人机施药时要注意添加增效剂、沉降剂,保证每亩1-2L的药液量,风力超3m/s时应停止作业;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秸秆粉碎或者打包处理,减少田间病残体和虫源数量。

九、收获方法

(一)收获时期。大豆适宜收获时期是在黄熟期后至熟期之间,此时大豆叶片脱落80%以上,豆荚和籽粒均呈现出原有品种的色泽,籽粒含水率下降到15-25%,茎秆含水率为45-55%,豆粒归圆,植株变成黄褐色,茎和荚变成黄色,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玉米适宜收获期在完熟期,此时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 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采用果穗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25%-35%;采用籽粒直收方式,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15%-25%。

(二)大豆先收模式。地头种植5m以上大豆,为收获时预留机具地头转弯空间。作业时,大豆收获机选用整机外廓尺寸应小于相邻两玉米带带宽20cm的收获机械。3行大豆模式 应选择1m≤幅宽<1.7m、整机宽度<1.8m的大豆收获机。4行大豆模式应选择1.3m≤幅宽<2m、整机宽度<2.1m的大豆收获机。6行大豆可选择1.9m≤幅宽<2.6m、整机宽度<2.8m的大豆收获机。3行及以下大豆也可先选用幅宽1m以下的割晒机进行收割,然后用专用脱粒机或大豆类联合收获机进行脱粒作业。玉米收获,选用2行玉米收获机或常规玉米收获机(2行以上玉米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

(三)玉米先收模式。地头种植5m以上玉米,为收获时预留机具地头转弯空间。玉米收获机机型应根据玉米带的行数、行距和相邻两大豆带之间的宽度选择,应做到不碾压或损伤大豆植株,以免造成炸荚、增加损失;应选用轮胎(履带) 外侧间距小于大豆带间距15cm的玉米收获机。2行玉米模式应选择轮胎(履带)外侧间距<1.5m的2行玉米收获机;4 行玉米模式选择轮胎(履带)外侧间距<2.6m的4行玉米收获机,或选择2行玉米收获机收获;大豆收获时,玉米已收获完毕,大豆收获机机型选择范围较大, 可选用幅宽与大豆带宽 相匹配的大豆收获机,幅宽应大于大豆带宽40cm以上;也可选用当地常规大豆收获机减幅作业。

解读材料:《景泰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