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在广袤的景泰大地上,一辆辆装有“北斗”导航的机械来回穿梭,现代化机械助力春耕生产,智慧农机尽显“科技范儿”,已成为农民种地创业的好帮手,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农机补贴惠农助农
“通过政府的农机补贴,我们合作社购置了一些大型农机,现在我们农机不只给我们本村的农户干活,还覆盖到漫水滩以及红水镇周边,再加上蒙古农场,像我们的收割机,每年还到宁夏、皋兰、永登等县夏收。”景泰县长顺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得胜说。
2021年,通过政府农机补贴和社员集资,长顺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了小麦播种机、玉米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些大型农机。随着合作社农机具的不断更新换代,农事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增多,范围逐年扩大,每年服务旋地、种地、犁地、玉米收割等农耕作业14000余亩。从以人力、畜力、小农机为主的传统农业作业,逐渐走向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农民从中受益良多,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是支持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强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推动下,景泰县农业机械化投入大幅增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我县争取到第一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959万元,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积极购买使用现代高性能农机装备。近三年来,完成农机购置补贴2920万元。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景泰县把推进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机械化生产环节为重点,加大重点机械在重点环节的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了持续稳定丰收的根基。“耕地不用骡、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收获不弯腰”的顺口溜已成为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春耕生产期间,全县出动人员150多人次,投入拖拉机约12000多台,配套机具约30000多台(套),检修拖拉机及农机具约36000多台(套),培训实用技术人才210人,举办小麦、玉米农机安全操作培训班2期,培训农机手60人,培训驾驶员考证120人次,为确保机具高效使用提供人才支撑。
智慧农机精耕细作
今年,漫水滩乡双树村村民孙志平也有了“新武器”——无人驾驶播种机。“我今年把我的四轮车改进了一下,装上了这种北斗导航,导航出来的农业技术播幅又宽,又快又直,以后的苗肯定好。”孙志平高兴地介绍说。令人惊奇的是,这台机器不需要农机手操控就能够自动作业,只需在拐弯、调头时手动操作。这得益于安装在机器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自动控制播种,从而减轻农机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减少种植的成本投入,省时省力,大幅提高农田标准化作业水平,还可以实时获取作业的深度、面积、位置等信息。
在漫水滩村八百亩玉米种植基地,一辆大型高架喷药机正在进行喷洒农药作业。喷雾机有一对十几米长的“翅膀”,“翅膀”张开后,可以均匀地喷洒杀菌剂和水溶肥料等。与此同时,一辆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机紧随其后,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深翻、旋耕。
记者从景泰县农机局获悉,高地隙喷杆式喷雾机、安装北斗导航的拖拉机已不再是稀罕物,这些智能化农机在景泰农田随处可见。在条山农场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大型机械正在进行马铃薯播种,一次性完成起垄、覆膜、播种机械化作业;植保无人机将雾化后的农药均匀地洒在青青的麦苗上;依靠摄像头的实时监测,农业物联网为果树“把脉”……初步实现了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为农业生产注入澎湃科技动力。“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运用农业生产中,可以实现精准作业,大大提高了耕种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和农耕的时效性,缓解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智能农机通过精准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种子、化肥的利用率,这种标准化、科学化、绿色化生产,将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景泰县农机局局长余希宏说。
近年来,景泰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撑下,大力引进先进农机、智慧农机,截至目前,共引进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七十余台(套),为春耕打好坚实基础,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从精量播种到无人驾驶机播种,再到精准滴管施肥、无人机施药,各类农机纵横驰骋,一幅“智慧农机春耕图”在景泰广袤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记者:郝姝
景泰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在广袤的景泰大地上,一辆辆装有“北斗”导航的机械来回穿梭,现代化机械助力春耕生产,智慧农机尽显“科技范儿”,已成为农民种地创业的好帮手,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农机补贴惠农助农
“通过政府的农机补贴,我们合作社购置了一些大型农机,现在我们农机不只给我们本村的农户干活,还覆盖到漫水滩以及红水镇周边,再加上蒙古农场,像我们的收割机,每年还到宁夏、皋兰、永登等县夏收。”景泰县长顺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得胜说。
2021年,通过政府农机补贴和社员集资,长顺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了小麦播种机、玉米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些大型农机。随着合作社农机具的不断更新换代,农事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增多,范围逐年扩大,每年服务旋地、种地、犁地、玉米收割等农耕作业14000余亩。从以人力、畜力、小农机为主的传统农业作业,逐渐走向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农民从中受益良多,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是支持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强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推动下,景泰县农业机械化投入大幅增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我县争取到第一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959万元,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积极购买使用现代高性能农机装备。近三年来,完成农机购置补贴2920万元。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景泰县把推进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机械化生产环节为重点,加大重点机械在重点环节的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了持续稳定丰收的根基。“耕地不用骡、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收获不弯腰”的顺口溜已成为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春耕生产期间,全县出动人员150多人次,投入拖拉机约12000多台,配套机具约30000多台(套),检修拖拉机及农机具约36000多台(套),培训实用技术人才210人,举办小麦、玉米农机安全操作培训班2期,培训农机手60人,培训驾驶员考证120人次,为确保机具高效使用提供人才支撑。
智慧农机精耕细作
今年,漫水滩乡双树村村民孙志平也有了“新武器”——无人驾驶播种机。“我今年把我的四轮车改进了一下,装上了这种北斗导航,导航出来的农业技术播幅又宽,又快又直,以后的苗肯定好。”孙志平高兴地介绍说。令人惊奇的是,这台机器不需要农机手操控就能够自动作业,只需在拐弯、调头时手动操作。这得益于安装在机器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自动控制播种,从而减轻农机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减少种植的成本投入,省时省力,大幅提高农田标准化作业水平,还可以实时获取作业的深度、面积、位置等信息。
在漫水滩村八百亩玉米种植基地,一辆大型高架喷药机正在进行喷洒农药作业。喷雾机有一对十几米长的“翅膀”,“翅膀”张开后,可以均匀地喷洒杀菌剂和水溶肥料等。与此同时,一辆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机紧随其后,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深翻、旋耕。
记者从景泰县农机局获悉,高地隙喷杆式喷雾机、安装北斗导航的拖拉机已不再是稀罕物,这些智能化农机在景泰农田随处可见。在条山农场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大型机械正在进行马铃薯播种,一次性完成起垄、覆膜、播种机械化作业;植保无人机将雾化后的农药均匀地洒在青青的麦苗上;依靠摄像头的实时监测,农业物联网为果树“把脉”……初步实现了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为农业生产注入澎湃科技动力。“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运用农业生产中,可以实现精准作业,大大提高了耕种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和农耕的时效性,缓解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智能农机通过精准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种子、化肥的利用率,这种标准化、科学化、绿色化生产,将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景泰县农机局局长余希宏说。
近年来,景泰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撑下,大力引进先进农机、智慧农机,截至目前,共引进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七十余台(套),为春耕打好坚实基础,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从精量播种到无人驾驶机播种,再到精准滴管施肥、无人机施药,各类农机纵横驰骋,一幅“智慧农机春耕图”在景泰广袤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记者: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