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景泰:大棚铺筑生产路 助力村集体致富
发布日期:2025-03-08 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景泰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大棚种植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激发自我“造血”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眼下,正是温室大棚育苗的黄金时期。在草窝滩镇杨庄村的日光温棚里,辣椒育苗点播机正全速运转,工人们分工有序,互相配合,熟练地进行输送穴盘、添加基质、覆土、摆盘等工作,一盘盘苗盘安安稳稳地“躺”在大棚内,静待破土而出。

景泰县欣旺家庭农场负责人 杨涛:我们家庭农场主要以朝天椒的加工、种植、销售为主,今年我们联合杨庄村村集体经济育苗大棚育苗朝天椒500万株。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了把村集体经济办得更加红火,草窝滩镇杨庄村积极与县域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春耕时节利用大棚进行蔬菜育苗,让不在育秧期的大棚被激活,育苗经济和朝天椒种植成了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草窝滩镇杨庄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立鑫:我们也根据最近的实际情况和这些龙头企业合作,种植辣椒苗子。下半年,我们想的还是按照育苗这个方向发展。

景泰县欣旺家庭农场负责人 杨涛: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家庭农场引进优良品种,适合景泰丰产及早熟的朝天椒品种,今年计划种植5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700余亩。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杨庄村大力发展村集体大棚种植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了村民的务工增收渠道,还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和“果盘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草窝滩镇杨庄村村民 彭可彩:这个棚子这两天育苗,我们出来可以打上工,一天给130(元),中午家里有事可以回去,一天又不累人,我觉得挺好的。

草窝滩镇杨庄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立鑫:一方面,我们带动附近老百姓十几个人的就业;再一方面,就是壮大我们村集体经济。这几年,通过这个发展模式,效果也比较好。

近年来,景泰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大棚经济建设,在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专业的技术指导下,大棚里的种植品种越来越丰富,除了常见的蔬菜瓜果、蔬菜育苗外,串番茄、蓝莓等高附加值的作物纷纷亮相,这不仅满足了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让每一个大棚都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记者: 卢昌来 雷臣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走进乡村看振兴
【走进乡村看振兴】景泰:大棚铺筑生产路 助力村集体致富
来源:景泰县人民政府 阅读:
日期:2025-03-08

景泰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大棚种植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激发自我“造血”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眼下,正是温室大棚育苗的黄金时期。在草窝滩镇杨庄村的日光温棚里,辣椒育苗点播机正全速运转,工人们分工有序,互相配合,熟练地进行输送穴盘、添加基质、覆土、摆盘等工作,一盘盘苗盘安安稳稳地“躺”在大棚内,静待破土而出。

景泰县欣旺家庭农场负责人 杨涛:我们家庭农场主要以朝天椒的加工、种植、销售为主,今年我们联合杨庄村村集体经济育苗大棚育苗朝天椒500万株。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了把村集体经济办得更加红火,草窝滩镇杨庄村积极与县域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春耕时节利用大棚进行蔬菜育苗,让不在育秧期的大棚被激活,育苗经济和朝天椒种植成了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草窝滩镇杨庄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立鑫:我们也根据最近的实际情况和这些龙头企业合作,种植辣椒苗子。下半年,我们想的还是按照育苗这个方向发展。

景泰县欣旺家庭农场负责人 杨涛: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家庭农场引进优良品种,适合景泰丰产及早熟的朝天椒品种,今年计划种植5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700余亩。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杨庄村大力发展村集体大棚种植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了村民的务工增收渠道,还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和“果盘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草窝滩镇杨庄村村民 彭可彩:这个棚子这两天育苗,我们出来可以打上工,一天给130(元),中午家里有事可以回去,一天又不累人,我觉得挺好的。

草窝滩镇杨庄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立鑫:一方面,我们带动附近老百姓十几个人的就业;再一方面,就是壮大我们村集体经济。这几年,通过这个发展模式,效果也比较好。

近年来,景泰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大棚经济建设,在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专业的技术指导下,大棚里的种植品种越来越丰富,除了常见的蔬菜瓜果、蔬菜育苗外,串番茄、蓝莓等高附加值的作物纷纷亮相,这不仅满足了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让每一个大棚都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记者: 卢昌来 雷臣元